保安業發展很快,職業標準出臺推動了保安的職業化發展,但是與此同時仍存在很多問題:管理體制沒有理順、經營模式落后、保安人員執法權限少、保安行業的不成熟性、職業化不明顯、教育培訓不足等。保安業迅速發展需要在立法上解決一些問題:理順管理體制,改革經營模式;促進保安服務業的科技化和化水平;加強保安從業人員的資格考核和培訓;注意對保安業及其從業人員的立法保護。轉觀中國當下的保安隊伍,其素質結構著實讓人擔憂,主要由無技術專長或年齡偏大的下崗工人、退役官兵、經濟比較落后地區的農村青年、剛出初、高中校門不久的城市待業青年組成,除退伍軍人素質相對較高外,普遍存在文化素質低、法制觀念淡薄、組織紀律松散等問題。如此人員結構,不但影響著企業的社會形象,更將導致企業的戰略升級,市場的深度拓展落成一紙空談。歐美等保安業比較發達的,許多綜合性大學中都開設有安保學課程,同時還培養安保的本科和碩士人才。以美國為例,全美有300多所學院、大學開設了安保業的相關課程,其中約50所大專院校把私人安保業課程列為學士課程,9所大專院校列為碩士課程。美國保安隊伍中有超過50%的人員具有大專以上學歷,英國國際性私人保安公司GROUP4則雇有3000多名碩士和博士人員。只有加強和完善職業教育,才是提升安保隊伍素質,根治人才儲備不足的一劑良藥。我國保安服務業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封建社會。明、清時代曾有過“鏢局”、“鏢行”,是當時專門為人護送押運貴重物品或貨物的一種行業。民國以后,由于戰亂,加之舊時的保安服務方式簡單、低效,遂使鏢局等行業失去市場而告消失。新中國成立以后,為了加強各機關和單位的保安工作,機關、單位內部都設立了以安全保障為目的的內部保衛機構,同時也形成了群策群防的機關、單位和社會安全保障體系。文革結束后,隨著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黨的工作重點全面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會對安全防范需求日益增長。在這種大的歷史背景下,1984年12月,中國當代企業性質的“保安服務公司”在深圳誕生了。1985年1月,全國政法工作會議總結了深圳保安服務公司的經驗后,保安服務公司在全國各大中城市中如雨后春筍般地發展起來。截至2008年底,我市各區縣都成立了保安服務公司。目前,我市的專職保安員達到了十幾萬人。僅2008年以來,重慶市就通過專項整治的形式,清理了幾家非正規的保安培訓企業,大力清理整頓歌舞娛樂場所,新發展保安隊伍幾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