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環境保護事業也是從1972年開始起步,北京市成立了官廳水庫保護辦公室,河北省成立了三廢處理辦公室共同研究處理位于官廳水庫畔屬于河北省的沙城農藥廠污染官廳水庫問題,導致中國頒布法律正式規定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和使用“DDT”。4.1973年成立建委下設的環境保護辦公室,后來改為由國務院直屬的部級環境保護總局。在2008年“兩會”,環保總局升格為“環保總部”。并對全國的環境保護實施統一的監督管理。一級標準1、企業近5年承擔過單機容量20萬千瓦以上火電機組燃煤煙氣脫硫工程,或中型核工業廢料處理工程,或以下6項中的4項以上工程施工,工程質量合格。1.單池容積400立方米以上的禽、畜糞便沼氣池工程;2.單池容積500立方米以上的厭氧生化處理池工程;3.中型以上工業項目的噪聲、有害氣體、粉塵、污水、工業廢料的綜合處理工程;4.35噸以上工業及集中供熱燃煤鍋爐煙氣脫硫工程;5.二等乙級以上等級醫院醫療污水處理工程;6.單項合同額1000萬元以上的環保工程。5.各省(市、區)也相繼成立了(廳)。并設立熱線12369和網上12369中心,接受群眾舉報環境污染事件。6.的環境保護部門主要職責是執行各級議會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控制污染物排放政策,鼓勵開發污染物排放控制技術,以控制污染,改善環境。7.為了防止自然環境的惡化,對青山、綠水、藍天、大海的保護。這里就涉及到了不能私采(礦)濫伐(樹)、不能亂排污水亂放(污氣)、不能過度放牧、不能過度開荒、不能過度開發自然資源、不能破壞自然界的生態平衡等等。這個層面屬于宏觀的,主要依靠各級行使自己的職能、進行調控,才能夠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