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推拿直線方向主要是應用推、捏等法施于直線狀穴位。總的補瀉原則為:向心方向推為補法,離心方向推為瀉法,來回推為平補平瀉法。有些非特定穴在經絡線上,它們共同的補瀉原則是:順經方向推為補,逆經方向推為瀉,來回推為平補平瀉。小兒推拿旋轉方向多用于揉、運、摩等手法,施于面、點狀穴位。總的補瀉原則是:順時針方向旋轉為補,逆時針方向旋轉為瀉,雙向旋轉為平補平瀉。如果是左右對稱的兩個穴位時,其補瀉原則為:向內旋轉為補,向外旋轉為瀉,雙向旋轉為平補平瀉。一般來說,小兒腹瀉、便秘以及咳嗽、發熱等呼吸系統疾病,通過推拿可以起到不錯的療效與保健作用哦。掌握好小兒推拿的計劃,爸爸媽媽們又學會一項新本領了。小兒推拿是指運用各種手法刺激小兒穴位,從而使小兒經絡通暢、氣血流通,以達到調整臟腑功能、有治病功效的一種保健方法。如今小兒推拿其功效越來越得到大眾的肯定,成為一種時尚的小兒保健方法。如今的小兒推拿廣泛應用于小兒泄瀉、嘔吐、食積、厭食、便秘、腹痛、脫肛、感冒、咳嗽、哮喘、發熱、遺尿、夜啼、肌性斜頸、落枕、驚風等疾病。“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小兒推拿的治法則與內治法基本一樣,謹守病機,以期治病求本,調整陰陽,扶正祛邪。在中醫基礎理論的指導下,廣泛應用于小兒泄瀉、嘔吐、食積、厭食、便秘、腹痛、脫肛、感冒、咳嗽、哮喘、發熱、遺尿、夜啼、肌性斜頸、落枕、驚風等疾病,有較好的效果。推拿介質是指在推拿施術穴位的皮膚涂敷不同劑型的滑潤劑。介質能發揮推拿和藥物的綜合治作用,達到治疾病的目的,也能滑潤、保護皮膚,使手法更加靈活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