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水治理的二級處理單元工藝:二級處理單元。生物二級處理采用活性污泥法,生物濾池或穩定塘。在新的污水處理廠設計中,高負荷生物濾池已廣泛地取代了低負荷生物濾池,而完全混合性污泥法正在取代常規活性污泥法。穩定塘一般只限于小城鎮使用。在大型處理廠方面,高負荷生物過濾和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是當前用于二級處理的常見的兩種方法。生物濾池的優點是易于操作,能夠接受突變的負荷與超負荷而不致引起完全失效。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能承受突變的負荷但在長期超負荷下會失效。例如當生物濾池的BOD負荷自設計負荷45磅/1000英尺3/天(R=1)增至90磅/1000英尺3/天(R=2),效率自77%降低至70%(見圖11-32)。一個活性污泥單元受到同樣程度的超負荷時,會因污泥膨脹和在出水中損失活性污泥固體而失效。去除BOD的效率由90%降至50%以下。廢水處理的工藝:預處理單元。用于城市廢水的預處理工藝可以有:粗篩(格柵),中篩,破碎,測流,泵提升,除渣,預曝氣,浮選,絮凝及化學處理。生活污水處理一般不用浮選,絮凝和化學處理。這類方法的采用有時決定于城市廢水中的工業廢水。浮選法用于去除細小懸浮物,抽脂和脂肪,在一個單獨的單元中或在一個除油脂,有時除渣的預曝氣池中進行。如果石油工業及肉類加工廠有適當的預處理,則城市處理廠可不要浮選單元。高強度的城市廢水可采用加化學劑或不加化學劑的絮凝法來提高初級處理效果和防止二級處理工藝的超負荷。有時對原廢水加氯以控制氣味和改善廢水的沉淀性質。預處理單元布置的變化決定于原廢水的特性,下步的處理工藝和采用的預處理單元。有一些是經常適用于單元布置的一般原則。格網用于保護水泵并防止固體在沉渣池或計量槽中結垢。小處理廠正常在恒速提升泵前放一巴氏計量槽。在大處理廠或采用變速泵之處,計量槽可以放在水泵之后。在大多數獨立生活污水廠沉渣池是放在提升泵之后的,但當預見泥渣負荷量大時沉渣池應放在泵前。【新聞資訊】廣東污水處理全國居首污泥處理差強人意: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主要是指對污泥進行穩定化、減量化和無害化處理的過程。處置是指對處理后污泥進行消納的過程。在污泥處置過程中,污泥將終得以穩定。據了解,廣東省污泥處理處置技術門檻較低,約有一半的污泥采用填埋處置,而符合衛生填埋的約為30%。有近1/3的污泥通過制肥或制營養土終用于土地利用,其后續涉重金屬跟蹤監測管理尚未同步開展。由于污泥成分較復雜,有些地區因工業廢水混入,污泥含一定的重金屬,對其處理處置有一定的技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