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很多人都會說這把吉他的音色。其實,我們通常認為的“音色”,其實是相對片面的一種說法,吉他聲音的好壞,應該分為兩個部分來進行判斷,那就是音色和音質。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兩者有區別,就會對這兩個概念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輪廓。吉他的音質,可以說才是判斷一把吉他的聲音好壞的一個標準。當然,這個標準是有客觀以及主觀的部分存在的。吉他音質的好壞,包括它的音量、延音、頻響范圍等等,這個概念,是對整把吉他的各個部件的一個衡量,所用的材質、做工、發聲效率等等。而音色,則是一個相對音質來說更為主觀的一個概念,這個概念也就產生了不同材料的吉他。比如說紅松與白松,就是一個音色上的區別,玫瑰木與桃花心也是一樣。音質相對音色來說,是客觀許多的,這是一種客觀存在于大眾心里的一個標準,比如說,從汽車的品質來說,奔馳的汽車肯定會比豐田的來的好,這就是“質”的區別,而豐田與本田個比較好,這就是個人口味的問題了。也就是說,音色的選擇是個人喜好的取向問題,而“質”的好壞,則是客觀存在的。一把吉他的音質好壞,不能說你不喜歡就代表它不好,這個概念我們要非常清楚,每個品牌,每個系列都有它自己的定位,馬丁D系列的與O系列之間,客觀的說不存在好壞的問題,是喜不喜歡的問題,而馬丁全單系列的的音質是肯定會比合板系列的來的好,這是客觀存在的。我一般會按4個步驟去調節一把吉他:第.一步:打磨上枕槽完成低把位手感的調節,這個需要用到的枕銼,在做這步的時候要,一品銼要向琴頭斜這銼,這樣的目的是為了吉他從枕槽出來的點,是位于枕槽的.高點,不然會有雜音。打磨完枕槽,對槽孔進行拋光。第二步:調節琴頸曲度,這個通過內六角扳手調節就夠了,通過內六角向腿的方向扳使琴頸向外彎曲,弦距降低,反之琴頸曲度變大,弦距變高。在這里有個標準,就是在標準音下,按住6弦的后一品和一品,要第7品的高度大約在0.2MM左右。實際上有些琴手感硬,有些琴手感軟,這和琴頸曲度有很大關系。第三步:打磨下枕,這個一般拿拿砂紙打磨底部就可以,注意要打磨得平整。一般普通的弦枕需要磨枕的底部,因為要是打磨上部會影響音準補償,而影響到音準。但貫穿式的琴枕必須打磨上部的。在這里有個公式,下枕每打磨1MM12品的弦距會降低0.5MM。第四步:檢驗,復調,如果有打品的問題是枕或者曲度就重新來,要是是品絲的問題就處理品絲大師級此類吉他大多由名工匠在中小型手工名作坊定制或限量制作。制作材料為干燥多年的名貴料種中的品,面板多為AAAAA級GermanSpruce或EngelmanSpruce木板,指板用優等非洲Ebony,琴頸采用與背、側板相匹配的材料,背、側板及弦馬則根據不同風格類別的吉他選擇匹配不同的木板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