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就像上臺階,上了第1層才能到第二層。如果初學時的錯誤不能被及時的發現和糾正,累積到一定程度就會導致后續的學習難以進行。很多人走都走不穩就勉強跑,跑得踉踉蹌蹌、連滾帶爬:一首曲子能夠勉強摸下來,但是毛病多多。如果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水平就卡在難以提高,時間久了自己也就覺得彈琴沒意思了。那么樣判斷一個練習方法是不是“正確的、規范的”?我這里先說一條比較籠統的標準吧。在樂器演奏領域,所謂正確的、規范的方法,就是經過一代代人積累、總結下來的正面經驗,它能讓你的演奏更加自然、更舒適、更有效率、更好聽(發出更好的音色,讓演奏更富有音樂性)。不好的演奏方法,除了讓演奏者身體上感覺很不舒服之外,聽覺上也會覺得音色不好聽,缺乏美感。社會影響吉他由于其音色優雅,簡單易學,有著極富個性的音色和表現手法,既能表達委婉動人的喃喃細語,也能表達大氣磅礴的豪邁氣概,讓人為之魂牽夢縈;一把空心木吉他,撥動那六根金色的琴弦,就可以洋溢著青春氣息的輕快旋律,彈奏出舒緩人心的音樂空間,可以表達出喜怒哀樂,也可以培養莊重優雅的氣質魅力,美妙的音色及瀟灑的彈奏更能添加其個人魅力,深受廣大青年的喜愛。從性能上說,吉他的音色優美,表現力豐富,可以彈奏各個音樂時期的樂曲,演出形式有獨奏、重奏、協奏以及伴奏。與鋼琴相比吉他的性能有過之而無不及。唯.一一點是吉他的音量小不及鋼琴,但對于生活在人口密集環境下的現代人來說,小音量的樂器在練習中不會擾民從而在練琴時間上可以有更多的選擇。它是當今流行音樂的主樂器之一,享有“樂器王子”的美譽。古典吉他與小提琴、鋼琴并列為世界三大樂器。學術定義吉他根據不同的結構和發聲原理可以大致分為木吉他(民謠/指彈吉他,弗拉門戈吉他)、電吉他(如標準電吉他和低音電吉他)和古典6弦琴(古典吉他)三種。所有被稱之為吉他的樂器都有一個共同點,也是吉他一詞的關鍵定義,即:構成弦為EADGBE的六弦琴(從粗弦到細細弦,即6—1弦)。例如尤克里里、lute琴、比維拉琴等。由于它們構成弦定音不是EADGBE,弦數也并非六根,所以就不是吉他了。其實”十弦吉他“依然是六弦琴,因為增加的四根弦是六弦的輔弦,并非構成弦。構成弦是指各弦之間相鄰音程大于等于三度,常見為四度和五度。這樣有利于在其中安排多聲部的指法。而輔弦則是為使音.低的一根構成弦繼續往更低的音階拓展,以形成完整低聲部和聲走向的,各弦之間音程是大二度或小二度的關系,不適合在其中構建和弦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