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鵝能源需求分析商業綜合體能源管理系統需求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實現轄區內商鋪及辦公室自動分戶計量收費;?針對欠費用戶可進行遠程斷電及送電,提高管理人員總做效率;?實現電能質量的有效監測,提高用電質量與利用效率;?針對能耗數據進行可視化分析,使能耗趨勢、結構、異常清晰明了?實現不同類型能耗數據的對標考核,KPI考核近日,能源局副局長鄭柵潔透露稱,能源局即將完成“十三五”能源規劃和電力規劃的編制。根據年初發布的“十三五”能源規劃綱要可以看出,能源改革的重點將在油、氣、電力等方面進行。鄭柵潔還表示,中國將圍繞調整優化轉型升級,調整電力結構,優化電源布局。升級變電網,增強系統調節能力。推進體制革命,提高普遍服務水平,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靈活智能的現代電力工業體系。業內人士表示,未來,能源市場化、能源生產利用方式的變革或將成為能源“十三五”規劃的突破口。根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預測,2020年前中國電力需求仍將處于中速增長,按照國民經濟“十三五”規劃目標,預計2020年全社會用電量將達到7萬億千瓦時,“十三五”年均增長4.8%左右。廣證恒生分析師姬浩表示,此前發改委下發擴大輸配電改革試點范圍通知,共計12個地區包括在內,積極穩妥推進輸配電價改革試點,將為進一步深入推進電力市場化改革創造條件,到2017年有望向全國鋪開。新電改將重構售電側競爭格局,在萬億級市場的重新分配中,融合互聯網核心技術能提供用電服務的公司將更具競爭力。此外,隸屬新能源的光伏、風電、核電也將有具體的規劃細則。根據發改委、能源局等有關部門下發的《太陽能利用十三五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中指出,未來分布式光伏平均每年須新增13GW左右,分布式光伏迎來巨大發展契機。核電方面,根據“十三五”規劃,未來5年需每年開工6至7個機組。在“海外 國內”雙輪驅動下核電行業將進入景氣周期。能源發展的硬約束從經濟增長向生態環保轉變在工業化的進程中,我國始終將解決能源瓶頸作為首要問題。目前,能源對經濟發展的制約得到有效緩解,能源結構也將隨經濟結構的調整而調整。展望未來,能源發展的主要目標從支撐經濟增長向生態環境友好轉變。主要矛盾不再是能源總量的增長,而是能源的質量和可持續問題。一方面,隨著經濟進入新常態,增長方式將告別依靠大量能源資源投入的時代,進而轉向追求經濟質量和效益。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必然降低能源彈性系數,能源將不再成為未來經濟發展的硬約束。另一方面,經濟和能源發展的外部性影響開始顯現,在某些領域和地區十分嚴峻。應對氣候變化、治理霧霾等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問題。按照承諾,我國2030年碳排放將達到峰值并盡可能提前,單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對PM10和PM2.5的治理目標也將在《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2017年目標基礎上加大力度,力爭到2030年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等三大重點區域達到優良水平。而這些目標實現的關鍵在于對能源進行大踏步地、徹底地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