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與機遇:電能利用率比西方約低10個百分點我國不僅能源總量不足,而且包括電能在內的傳統能源的利用率也低。以電能為例,我國電能的利用率雖然由30%增加至35%左右,但仍比西方的利用率約低。美國和歐洲的電能利用率是52%,日本是56%,在鋼鐵、電力、煤炭、石油、化工、建材、紡織、造紙、印染九大高能耗行業,我國能源的利用率更令人關注。我國因東西部、南北部的經濟發展極不平衡,不少行業、不少地區因用戶新舊設備混雜、配置不合理、人為浪費現象嚴重等多種原因,導致普遍存在著“大馬拉小車”的不合理現象。我國能源的總量不足與能源利用率低的“雙低”國情,導致兩者疊加后的能源更加緊張。而要提高能源利用率,改善我國能源利用率低下的現象,就要求我國能源使用單位和有關部門,采取切實措施提高利用率,這也給我國節能節電行業提供了千載難逢的珍貴機會。節能、節電與節能產業定義與概述節能,包括節電、節油、節煤、節水、節地五個方面,節能的內涵是指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履行社會責任三個方面。其中,節電是節能中基本重要的節能。因為電能在傳統的電力、石油、煤炭、天然氣四大能源中,是唯‘’一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的改善,需求量隨之擴大的傳統能源,在當今工業4.0、中國制造2025時代,人們對電能的需求量還會逐年擴大。節能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資源節約與開發并舉,把節約放在首‘’位;二是高度重視節約能源與原材料,提高資源利用率。所謂節電,就是節約用電,是指加強用電管理,采取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并對環境保護無障礙的一切措施,用以消除在用電過程中的不合理現象。減少電能的直接和間接損耗,提高能源率和保護環境水平。換句話說,節電不是不用電,也不是少用電,而是科學用電,合理用電,通過控制用電過程中的不必要電能消耗,降低人為浪費,減少配電系統內部的線損、銅損等電能損耗,提高用電設備的效率,提高電能利用率。節電的基本途徑有二,一是節儉用電量,二是減少耗電量。節能產業是指節約能源,提高資源使用效率,提供物質基礎和技術產業保護的產業,細分為節能技術裝備產業、節能產品制造產業、節能服務產業三大產業。隨著全球大力發展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循環經濟時代,在我國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大潮中,正在把節能環保產業打造成新的支柱產業,并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尤其是各級發展改革(經信委)系統,采取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創新,強力推進節能降耗、推動循環經濟做大做強、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深入開展節能減排全民行動等多項政策措施,使節能環保產業成為時代的新亮點、新的支柱產業。電能作為“工業”,在國民經濟和人們日常生活工作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節能節電產業的發展規模與發展水平高低,標志著、制約著、影響著整個節能產業的發展。然而,因種種原因,我國節能節電產業還面臨諸多挑戰,當然也擁有諸多機遇。這里,本手冊的編著單位和執筆人,特從節能節電行業與電能用戶角度,概括性地闡述與介紹,以饗讀者?!笆濉逼陂g,在國際經濟緩慢復蘇和國內經濟新常態條件下,我國能源發展的內外部環境呈現出新特點。大體上,可以概括為“國內三大轉變”,即能源發展的硬約束從經濟增長向生態環保轉變、能源需求增長從工業為主向民用為主轉變、終端用能從一次能源向二次能源(電力)轉變;“國際三大轉變”,即世界能源供求關系從偏緊向偏松轉變、全球能源增長點從頁巖油氣向可再生能源轉變、國際能源分布流向從西向東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