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酒消費群體的多元性由于散白酒產品本身的特點,它不局限于某一特定的群體,因此,在消費群體的選擇上不存在只有某一種人群。表現為:,從性別來看,有男性也有女性。據統計,我國99%的男性有飲用白酒的歷史,75%的男性經常飲用散白酒;67%的女性有飲用白酒的歷史。第二,從年齡結構來看,有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而筆者認為在眾多消費人群中,上世紀8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即“80后”)尤其關注。因為“80”后將逐漸走上社會的主流舞臺,也將成為白酒市場中的主要消費群體。隨著其收入的增加和散白酒飲用嗜好的影響,這一群體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因此,了解其消費需求,有利于白酒企業在行業競爭中把握先機。(二)白酒消費的文化影響性與行為的情感性首先,中國白酒文化源遠流長,有著鮮明的民族性和時代性。不少文人學士寫下了品評鑒賞美酒佳釀的著述,留下了斗酒、寫詩、作畫、養生、宴會、餞行等趣聞軼事。蘇軾著名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就寫于中秋夜飲酒之后。月、酒、詩的三位一體,鑄就了炎黃子孫所喜愛的秋季盛日——中秋節。深厚的酒文化總是在影響著人的飲酒價值。1979年8月,在大連舉辦的第三屆評酒會上,確立了以醬香、濃香、清香、米香和鳳香型為代表的五大老香型白酒,并且在全國范圍內獲得了廣泛的認可。除了原有的5種老香型外,在1989年舉辦的第五屆品酒會上又確立了5種新的小香型:①兼香型白酒,代表產品有湖北白云邊酒和黑龍江玉泉酒;②芝麻香型白酒,代表產品有山東一品景芝、扳倒井;③特香型白酒,代表產品為江西四特酒;④豉香型白酒,代表產品為廣東佛山玉冰燒酒;⑤董香型白酒,代表產品為中國董酒。白酒生產的主要發酵工藝固態法發酵白酒是指其生產過程中的糖化、發酵及蒸餾工序都通過固態形式進行傳統工藝而釀制的白酒。固態法發酵白酒所用到的原材料主要為高粱,與此同時也需要搭配不同比例的谷殼和麥麩。固態發酵法是大曲酒、小曲酒和麩曲酒的主要生產方法。近年來,科研人員在大曲與麩曲相結合的生產工藝方面做了較為深入的研究,開發出先大曲后麩曲的醬香型白酒的生產新工藝,可提高麩曲酒優級品率23%,降低糧食消耗30%,縮短產品的生產周期35%。散白酒代理做好客戶體驗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客戶體驗是不是完美的,它有自己的時刻作為人類,我們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情感驅使。我們想要擁有美妙的體驗、享受并記住那些令人愉快的時刻。根據諾貝爾獎得主心理學家丹尼爾??卡納曼的“峰終定律”,過去的愉悅體驗通常由兩件事情決定——高峰和終結時刻——其中我們獲得的好壞體驗之間的比重以及它們持續時間的長短幾乎不對我們的記憶產生影響。當散白酒代理通過巨大的努力,來確保每一位顧客在他們的服務或形象館中,自始至終地擁有一次完美無缺的體驗時,在顧客的記憶中保留下來的卻只是整個過程中極其微小的一部分。第二:要與廠家進行相關的合作,客戶體驗要考慮到自己的成本問題很多時候,當我們考慮在某件事上進行投資時總會提到一個很基本的問題:預期的投資回報,很自然,我們也很容易理解,任何事情的投資總會有一個飽和點出現,在這個點之后的額外投資,將無法帶來更多回報,反而會是遞減回報,但是在估算服務投資時,我們并沒有那樣理性。我們總是相信更好的服務,會給顧客帶來更高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