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農機行業粗略估算,全國的糧食烘干機市場年產值能達到200億元以上。目前國際知名的糧食烘干機械制造廠商如德國佩特庫斯等在抓緊進入中國市場。然而,利潤豐厚的國外產品售價也高得多,此種情境下,如果沒有國內企業迅速發力與之競爭、拉低其價格參照系,那么國外企業將享受更多的生產者剩余。
此前國內烘干機械市場,相比種植機械更落后于西方先進水平。朗科重工的強勢介入,讓行業人士在這一塊糧食全程機械細分市場看到了更多亮光,大大提振了行業的信心。去年,在糧食烘干機市場初試牛刀的年,朗科重工便以800臺的產銷量位居全國位,今年預計將超過2200臺。以這個數字,在國內烘干機領域獨占鰲頭已毫無懸念。
目前,國內烘干機行業,企業分散,企業研發實力、財務實力差,在安徽、江蘇、浙江等省,分布著上百家小型企業,缺乏核心技術是其典型特征。因烘干機體積大,需占用物流面積、儲貨車間和生產資金,要是一般的小企業條件無法具備。同時,烘干成套設備大多需要到用戶那去安裝調試,后續服務的要求很高,因此一些實力較差的小企業想做大也力不從心。不是誰想干就能干得了的。農機化、安徽省農機協會會長郭子超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