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烘干機頭疼的問題—爆腰率的介紹:
爆腰率對水稻烘干機的影響:不同于小麥玉米等農作物,稻谷是一種熱敏性作物,稻谷的外殼對稻米起著保護作用,一反面使得稻谷比大米更易于保存,然而另一方面,稻谷在干燥時其外殼起著阻礙內部水份向外表面轉移作用。所以稻谷就成了一種較難干燥的糧食。烘干速度過快,或烘干參數選擇不當,會導致水稻產生爆腰。
爆腰是指稻谷在段時間高溫烘干后,顆粒表面產生裂紋的現象。在一定條件下存在水分和溫度變化引起的玻璃化轉變是產生爆腰的內在原因。大米返潮或濕稻米,曝曬或烘干時,由于溫度上升,米粒中的淀粉受熱后急劇膨脹,就會使米粒產生裂紋。爆腰后的稻谷,碎米率急劇上升,從而大幅度影響稻谷的整米率以及稻米的品質和口感。從而使得稻米的經濟價值被大大降低。因此,對烘干稻米的標準規定,稻谷的爆腰率不得超過3%。在糧食加工過程中,想要預防大米“爆腰”。首先要控制好稻谷的干燥溫度,那么緩蘇段的烘干干燥工藝,就尤其重要。其次,由于結構的不同,稻谷與其他農作物相比,稻谷籽粒由堅硬的稻殼和米粒組成,而稻米、稻殼、稻糠之間烘干特性以及含水率又不盡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