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種植成活的關鍵是保持植物體內的水分平衡。一般喬灌木以其休眠期為的種植時期,因為此時植物的新陳代謝下降,水份蒸騰能力弱,尤其是落葉木本植物水分支出更少,此時種植容易保持水份平衡,提高成活率。一般球宿根植物也同樣以休眠期為種植的時期。如此推來,水生植物(不含木本水生植物,下同)的種植期也是其休眠期?不一定。
那么,水生植物的種植期是季節呢?我們根據不同水生植物的類型和地區適應性做以下分類:
1、基本上的水生植物都可以在生長期種植
水生植物多為草本植物,生長期尤其是高溫季節新梢的萌發生長速度很快,根系在生長季節活動旺盛,極易恢復。一般水生植物根系受傷后能在1-2天內萌發新的根系,生長期種植后,一般經過10-30天,植株形態便可以得到有效恢復。如慈姑在夏季種植后5-7天便可恢復得很好,海壽花在7-8月份高溫季節種植一個月后就能開花。但蘆葦是個例外,原因是蘆葦為多年生水生植物,冬季直立莖枯死,翌年從橫向根狀莖中萌發新植株。在生長季節的初期由于植株幼嫩,起苗時易受傷,影響成活率,只有等到其莖的木質化達到一定程度后種植,成活率才有一定保障。在杭州一般要到7月份以后種植才能成活率,7月份以前種植的成活率就難以,全軍覆沒的事例也并不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