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芩提取物
--------------------------------------------------------------------------------
名稱:黃芩提取物
類別:清熱藥
拼音:HUANG QIN
拉丁:Radix Scutellariae
別名:腐腸、黃文、空腸、元芩、土金茶
藥用部位:根
藥材性狀:本品呈圓錐形,扭曲,長8~25cm,直徑1~3cm。表面棕黃色或深黃色,有稀疏的疣狀細根痕,上部較粗糙,有扭曲的縱皺或不規則的網紋,下部有順紋和細皺。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黃色,中心紅棕色;老根中心枯朽狀或中空,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氣微,味苦。
栽培要點:
產地:河北、山西、內蒙古
采收加工:11~12月間采挖。除去須根及泥沙,曬后撞去粗皮,曬干。
地道沿革:
性味歸經:寒;苦;歸肺、膽、脾、大腸、小腸經
功能主治: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濕溫、暑溫胸悶嘔惡,濕熱痞滿,瀉痢,黃疸,肺熱咳嗽,高熱煩渴,血熱吐衄,癰腫瘡毒,胎動不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0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研末調敷。
禁忌:脾胃虛寒,食少便溏者禁服。
--------------------------------------------------------------------------------
黃 芩 Radix Scutellariae
(英) BaikalSkullcap Root
別名 黃金茶、山茶根、爛心草。
來源 唇形科植物黃岑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的根。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莖叢生,具細條紋,近無毛或被上曲至開展的微柔毛。葉對生,披針形至條狀披針形,全緣,下面密被下陷的腺點。總狀花序頂生,花偏生于花序一側;花萼二唇形,盾片高約1.5mm,果時增大;花冠紫色、紫紅色至藍紫色,花冠筒近基部明顯膝曲;雄蕊4,二強。小堅果卵球形,黑褐色,具瘤。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于向陽草地山坡及休荒地上。主產河北、山西、內蒙古;有栽培。
采制 春、秋季采挖,除去莖葉及須根,曬至半干后撞去栓皮,曬干。生用、酒炒或炒炭用。
性狀 根圓錐形,扭曲,長8~25cm,直徑1~3cm。表面棕黃色或深黃色,有稀疏的細根痕,上部較粗糙,有扭曲的縱皺或網紋。質硬而脆,斷面黃色,中間紅棕色;老根中間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枯朽成空洞。氣微,味苦。
化學成分 含黃芩甙(baicalin)、黃芩素(baicalein)、漢黃芩甙(wogonoside)、漢黃芩素(wogonin)、黃芩酮Ⅰ、Ⅱ(skullcapflavoneⅠ、Ⅱ)、千層紙黃素A(oroxy-linA)及菜油甾醇。
性味 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 消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濕溫、暑溫胸悶嘔惡,濕熱痞滿,瀉痢,黃疸,肺熱咳嗽,高熱煩渴,血熱吐衄,癰腫瘡毒,胎動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