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一個礦井來說,需根據礦井總體規劃和排水規劃,分期分批地建設污水管網和污水處理廠,要根據水環境保護的目標,分期實施,逐步到位。 (1)目前部分煤礦工業場地和居住區各建一座污水處理廠,兩處征地,重復建設,投資增加,運行能耗高,管理費用高,技術力量分散,噸水處理成本高。一般來說,礦井工業場地和居住區相距不是很遠,合建一座一定規模的污水處理廠更合理,考慮從居住區向工業場地排水,管道埋設太深,可在中間設置污水提升泵站,或者在工業場地與居住區中間地段征地建設污水處理廠。采取合建方式,不但可節省投資,且可大大降低運行成本。 (2)目前許多新建礦井設計中根據規范及全員效率,勞動定員數量較少,而實際建成后煤礦招聘大量的勞務人員,以及隨著煤礦的發展,涌進大批的外來人員,使得煤礦的用水量增加,污水量也隨之增大。因此,對于新建煤礦污水處理廠的設計,在建設規模時應考慮予留系數。 (3)由于煤礦污水水質水量變化較大,合理地確定設計的污水水量和污水水質,直接涉及工程的投資、運行費用和費用效益。生產污水與生活污水通盤考慮,不使留余地過大,避免增加投資、使設備閑置或低效運行。
二、洗煤廢水污泥脫水機污水處理設計常用流程 一般來說,不同煤礦對出水的要求差異較大,應根據我國環保部門的要求確定處理程度,以確保出水水質。 煤礦污水水質與一般城市污水性質類似,但不同于城市污水(城市污水中常包括部分工業廢水)。
其特征可概括為:水質水量變化較大,污染物濃度偏低,污水可生化性好,處理難度小。 煤礦污水處理廠設計時在80年代采用活性污泥法處理工藝的較多,由于污水中有機物含量太低,在運轉過程中微生物得不到較低限度的營養物質,形不成活性污泥,運轉不起來。氧化溝污水處理工藝,也存在同樣的問題,回流活性污泥回流不起來,致使原氧化溝系統變成了附加曝氣的帶狀平流沉淀池,達不到要求的處理目標。
三、離心分離法處理煤泥水 工作原理: 轉鼓與螺旋以一定差速同向高速旋轉,物料由進料管連續引入輸料螺旋內筒,加速后進入轉鼓,在離心力場作用下,較重的固相物沉積在轉鼓壁上形成沉渣層。輸料螺旋將沉積的固相物連續不斷地推至轉鼓錐端,經排渣口排出機外。較輕的液相物則形成內層液環,由轉鼓大端溢流口連續溢出轉鼓,經排液口排出機外。本機能在全速運轉下,連續進料、分離、洗滌和卸料。具有結構緊湊、連續操作、運轉平穩、適應性強、生產能力大、維修方便等特點。適合分離含固相物粒度大于0.005mm,濃度范圍為2-40%的懸浮液。
工藝特點 1.臥螺離心機利用離心沉降原理,使固液分離,由于沒有濾網,不會引起堵塞。 2.離心機適用各類污泥的濃縮和脫水。 3.離心機在脫水過程中當進料濃度變化時,轉鼓和螺旋的轉差和扭矩會自動跟蹤調整,所以可不設專人操作。 4.在離心機內,細小的污泥也能與水分離,所以絮凝劑的投加量較少,一般混合污泥脫水時的加PAM量為:1.5kg/t[干泥],污泥回收率為95%以上,脫水后泥餅的含水率為40%以下。 5.離心機每立方米污泥脫水耗電為1kw/m3,運行時噪音為小于85db,全天24h連續運行除停機外,運行中不需清洗水。 6.離心機占用空間小,安裝調試簡單,配套設備僅有加PAM和進出料輸送機,整機全密封操作,車間環境好。 7.離心機易損件為軸承和密封件,卸料螺旋推料器的維修周期一般在3年以上,品牌軸承和密封件可設備長時間高強度運行,正常的保養后可大大延長維修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