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電子全站儀進行數字化測量使用電子全站儀按極坐標法測定目標點的三維坐標,需要在目標點上安放反射棱鏡,但是,有時的環境條件不允許在觀測目標上安置反射棱鏡,這種情況下可利用電子全站儀進行實時交會測定。把兩臺全站儀與電子計算機連接,把觀測的水平方向值和豎直角值直接輸入計算機。為測得兩測站間的距離,先在待測點附近放一把長度已知的尺子(如因瓦水準尺),交會這把尺子的兩個站點,即可反求出兩測站間的距離。在目標上可以利用細小的特征點(如螺帽中心)作為照準目標,也可粘貼標志,或用激光器投點在物體上確定照準目標。若經常使用這套系統,測站可以固定不變時,應建造觀測墩;若測站不允許固定,應事先在被測方設置一些固定標志,并測量標志的三維坐標。使用時按自由設站法測量測站點坐標,再對目標物進行交會測量。由于觀測系統直接與計算機連接,目標點坐標可隨時讀取。這種方法可應用于大型部件組裝、精密工程測量、高能加速器、大壩等重要工程進行自動化觀測。數據采集方法a)在空曠地區且能滿足RTK測量條件的地方,直接采用RTK技術采集碎部點三維坐標數據,并將采集的碎部點按編碼存入電子手簙。b)在居民區或RTK信號較差的地方采用全站儀采集數據。使用全站儀在各級控制點上設站、定向、檢查,采用極坐標法采集地形、地物點三維坐標,利用全站儀內部存儲器記錄地形、地物點觀測順序號、三維坐標和編碼,在野外現場繪制草圖,并標注觀測順序號。測站上要記錄觀測錯誤的數據的順序號,以便內業進行數據刪除。數據采集時,地物點、地形點測距的較大長度應不超過200米,應遵守“看不清不測”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