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識別加限流芯片 UC2500關注點問題如下:
一、限流的大小,限流點可調?
二、芯片的內阻的大小?
三、限流的精度能做到?
四、輸出短路后,芯片能做出的反應?會不會溫升很高?
五、芯片的輸入突然短路后會不會損壞芯片?
六、持續輸出較大電流的能力?
七、在具體layout中,方便布板?需要增加散熱焊盤?
在回答這幾個問題前,先上芯片圖。
這個是限流 識別集成的UC2500的芯片圖
現就上面大家擔心的幾個問題進行解答。
一、UC2500較大可以限流到3.1A,而且通過芯片的2角,即REST角的電阻值的大小來設置限流的大小。(送大家一個典型限流計算公式:Iout=52437/R1)
二、UC2500的內阻可以做到45毫歐姆(45毫歐姆-8EMSOP,55毫歐姆-8ESOP,內阻和芯片的封裝有關,你懂的),人士很清楚這個內阻值意味著。
三、UC2500的限流精度可以做到 -7%,可以滿足蘋果的應用要求。
四、當輸出短路后,UC2500會進入輸出短路保護模式,輸出平均電流只有6mA,芯片的表面溫度會保持和環境相同的溫度,有效的解決了短路芯片發熱導致產品發熱的安全隱患。當輸出短路移除后,12S后USB口輸出電流自動恢復,這種模式屬于打嗝模式。
五、UC2500的輸入耐壓為7V,可以承受10us 10V的瞬間脈沖電壓。在實際AC/DC或DC/DC電源系統設計中,UC2500的輸入突然短路,瞬間電壓一般為1us 7V左右的瞬間毛剌電壓。所以UC2500在這種情況下應用完全沒有問題。
六、UC2500能持續走3.1A的大電流。一顆限流芯片能不能支持大電流主要取決于三個因素:1、為了IC的性,一般控制芯片結溫小于125C。2、R(DSON),即芯片的內阻。3、散熱系數。以UC2500 8EMSOP為例,來計算芯片結溫溫升:
UC2500在通過2.4A的電流時的結溫溫升為(一般計算差情況)
T=P*散熱系數=I2*R*散熱系數=2.4*2.4*0.068*65=25.5C
所以,UC2500在通過2.4A時,結溫溫升為25.5C。在環境溫度為25C時,芯片結溫和表面溫度為50.5C,即使在環境溫度為85C,UC2500的結溫才110.5C。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算算類似芯片的的結溫)
七、UC2500是容易單層布板的,由于需要在限流芯片上通過大電流,如2.4A。為了降低溫升,需要在PCB Layout增加散熱焊盤,建議散熱焊盤接地或懸空。
下圖是和目前市面上的類似芯片的一個對比,無好壞之分,僅供大家參考。
另外大家也注意到了芯片的4、5角,即ISNS和SEL角,ISNS是一個線性補償角,而且是全范圍補償,大大改善客戶的充電體驗,同時也幫助大家過MFI認證。SEL是識別功能角,可以通過設置來識別2.1A模式或是2.4A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