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4滑坡觀測點的位移觀測方法,可根據現場條件,按下列要求選用1、當建筑物較多、地形復雜時,宜采用以三方向交會為主的測角前方交會法,交會角宜在50-110度之間,長短邊不宜懸殊。也可采用測距交會法、測距導線法以及極坐標法。2、對視野開闊的場地,當面積不大時,可采用放射線觀測網法,從兩個測站點上按放射狀布設交會角在30-150度之間的若干條觀測線,兩條觀測線的交點即為觀測點。每次觀測時,以解析法或圖解法測出觀測點偏離兩側線交點的位移量。當場地面積較大時,采用任意方格網法,其布設與觀測方法與放射線觀測網相同,但需增加測站點與定向點。3、對帶狀滑坡,當通視較好時,可采用測線支距法,在與滑動軸線的垂直方向,布設若干條測線,沿測線選定測站點、定向點與觀測點。每次觀測時,按支距法測出觀測點的位移量與位移方向。當滑坡體窄而長時,可采用十字交叉觀測網法。4、對于抗滑墻和要求較高的單獨測線,可選用各種基準線法。5、對于可能有較大滑動的滑坡,除采用測角前方交會等方法外,亦可采用攝站近景攝影測量方法同時測定觀測點的水平和垂直位移。6、滑坡體內測點的位移觀測,可采用測斜儀觀測方法。各類測量網均應進行精度評定。對于估計的單位權中誤差、控制網弱邊精度、弱觀測點的高程和點位中誤差、待求觀測點間的相對高程和點位中誤差等,應與方案設計要求的精度指標進行對比分析。對于監測網,應對網中各點精度作全面評定并視需要估計其性指標和靈敏度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