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國塑機技術刻不容緩
盡管中國已經成為世界較大生產國,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25%,但產值卻只占世界總產值的9%。這表明中國塑機制造業生產規模與經濟規模相比仍存在較大的落差。中國輕工機械總公司塑料機械中心處長李堅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在中國塑機出口額超過國內產值一半,國內產業對國際市場依存度不斷提升的形勢下,提高設備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已成為當務之急。 塑料機械
在塑料加工業持續快速發展推動下,近10年來中國塑機行業生產規模迅速擴大。統計顯示,2001年以來中國塑機行業產量年均增幅高達21.96%。2004年,全國塑機加工量達到8.3萬臺套,其中注塑機達6.1萬臺,占當年世界注塑機總產量的1/3左右。與此同時,以物美價廉著稱的中國塑機在國際市場銷量增長迅速,近5年出口年均增長39.90%。其中,2005年出口額達13.3億美元,占當年國內塑機制造業總產值的56%,而且出口地區迅速從發展中擴展到歐美日等經濟發達和地區。
但在產量和出口量高速增長的同時,中國塑機行業仍然缺乏自主創新技術,產品附加值低,生產規模與經濟規模落差較大的矛盾日顯突出。國內塑機制造業嚴重依賴資源投入,國產設備平均價格只相當于同類產品的1/4,意味著中國塑機行業要達到同樣的經濟規模,就要付出4倍于國外的資源投入。
李堅指出,中國塑機行業當前的發展態勢喜憂參半,快速的產能擴張與經濟規模增長不協調,帶來的高投入、高資源消耗,已經成為制約中國塑機制造業可持續發展的障礙,而且對國際市場較高的依存度和產品附加值低,使國內企業面臨的競爭風險極大。因此,加大自主創新投入力度,加強技術隊伍培養,針對市場需求開發新技術、新工藝,是中國塑機行業必須要盡快完成的課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