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開始,中原大地的農耕民族與北方地區的游牧民族交流頻繁,同時也沖突不斷。茶葉也隨著戰爭帶到了游牧民族的生活中。那時,奶是游牧民族的主要飲料,茶也日益普及到中原大地。她們的共性在于都是飲料,而且都需要煮。在北方地區,混合飲用是一件極其自然的事情,奶和茶融合飲用,既能補充營養,又提神解渴,消食解膩,十分搭配,奶茶的起源就如此誕生了。奶和茶的相提并論,后魏的楊渙之《洛陽伽藍記》中有明確記載。
從兩晉南北朝以后,作為飲料,茶文化的發展,出現了明顯的兩條飲茶路線。以漢民族為主流的中華民族,制造出越來越多的茶葉品類,表現出以清飲(只有茶)為主的飲茶文化。而游牧民族因為日常飲食習慣是以肉食為主,需要飲用調飲奶茶來保持身體健康,就形成了以調飲(茶中加糖,加奶等)為主的喝茶方式,并逐漸流傳到中東和西方世界,成為西方茶文化的主要形式。
中華民族的蒙古族,維吾爾族等少數民族至今仍傳承著喝奶茶的習慣,有寧可一日無食,不可一日無茶的諺語。他們的飲茶之道并不是局限品茶,而更注重實效。藏族有句話:“茶里無鹽水一般”,對于漢族人來說,在泡汁而飲的茶中加放牛奶、食鹽、姜皮之類的調味品,似乎是不可思議的事。但這種飲茶方法,卻是正統的古色古香的飲茶習慣。陸羽的《茶經》記載,唐人用茶就是把茶葉碾細作餅,與姜、棗、桔皮和蔥加鹽合煮而飲。
奶茶開始傳播并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商品是在十七世紀,公元1600年和稍后的1602年,英國和荷蘭先后在印度成立了東印度公司,這是繼葡萄牙和西班牙之后,西方列強大規模殖民亞洲的繼續,
法國后來也參與進來;正是因為這個兩個有著背景的東印度公司,在掠奪著亞洲物質資源的同時,也把亞洲古老豐富多元的文化和美食傳向了西方和世界,而奶茶就是其中之一。
瀾泊灣奶茶加盟網站:http://www.whlanbo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