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夫山泉“標準不如自來水” ;廣州抽檢出“鎘大米”……近的一系列食品安全問題,讓人們開始關注行業標準,開始審視平時購物時會被行業標準“潛規則”。整體櫥柜作為新興的家居用品,已日漸成為多數家庭的必備廚房生活用品。在一系列行業標準缺失的食品安全問題被曝光后,整體櫥柜行業標準開始受到業內人士、櫥柜消費者的關注。
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定制櫥柜“定”住了市場,也讓“定”住了櫥柜行業的發展步伐。整體櫥柜行業入行門檻低,櫥柜行業巨大的潛在市場需求,讓市場上的定制櫥柜越來越多。魚龍混雜之下,各種所謂“行業標準”層出不窮。例如,在環保消費理念興起之時,不少櫥柜品牌注重提升櫥柜環保性能。可在櫥柜行業的各種材質缺乏具體的環保標準,如柜體的甲醛釋放量和臺面抗污染以及硬度指標等。于是不同櫥柜品牌各說各的,隨即“偽環保櫥柜”充斥市場。
在缺乏行業標準的櫥柜市場,消費者的消費權利實難得到保障。盡管在不少櫥柜品牌呼吁建立完善的行業規范,可是市場慣性之下,“行業標準”了了無期。消費者在進行櫥柜選購之時仍要抱有“貨比三家,不吃虧”的消費習慣。也許在業內人士看來,目前定制櫥柜的產品質量和工藝都滿足標準,眼下櫥柜問題也僅僅在于櫥柜合同糾紛。試想,在農夫山泉“質量門”未曝光之前,有誰關注桶裝水的行業標準。換位思考,現在有誰知道櫥柜行業標準“不如自來水”。
在行業標準暫缺的櫥柜市場,消費者多一個心眼總不是壞事。在選購之前,除了測量廚房尺寸等基本步驟,要基本掌握櫥柜的相應標準要求,多聽人士意見,選購時也盡量找大櫥柜品牌,要善于對多家櫥柜品牌進行對比,有時“貪多能嚼的更爛”。另外,在簽訂櫥柜合同時,要明確櫥柜的基材、顏色、尺寸,以及配件、運送等相關費用,以免出現糾紛。在櫥柜做好后一定親自驗貨,確定與合同要求無誤,并保留一筆尾款“牽制”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