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區江橋鎮陳家宅村,有棟民國建筑沈家祠堂,建于民國5年,占地面積400余平方米,是嘉定一處中西合璧磚混結構近現代典型風格建筑,具有很高的人文歷史和建筑藝術研究價值。
然而,這棟經歷百年風雨的民國祠堂卻被曝因年久失修,淪為一處堆放雜物的倉庫。對此,嘉定相關部門表示,祠堂修葺已納入明年規劃。
部分毀于日軍轟炸
沈家祠堂坐落于嘉定區金園一路金園八路口附近。整座建筑坐北朝南,面臨虬江,面寬三間,三進院落,前有照壁,內有回廊,前后還有數十米的建門樓一座,屋面為本土傳統的硬山式,兩端用觀音兜山墻,由當時先進的西方鋼筋水泥為建筑材料,整體氣勢壯觀。祠堂屋瓦和門廳結構既吸納了當時西洋建筑的風格,也傳承了中國傳統建房藝術的精髓。
據嘉定博物館地文部金蓉主任介紹,沈家祠堂本有“陰陽”兩院。“陽院”為傳統木結構,在抗戰時期被日軍炸毀。現存的“陰院”因為采用了混凝土工藝,整個建筑無一根木梁,節省大量木材的同時又解決了傳統材料容易漏雨、腐蝕的問題,并且達到了牢固、美觀的立面效果,一直保存到了現在。
如今經過百年歲月侵蝕,當年氣勢恢弘的沈家祠堂內外滿目美人遲暮的頹象。祠堂周圍皆是廠房,墻角檐下雜草叢生,外墻清晰可見一條三指寬的長裂縫,墻面還被涂上了各類廣告,屋脊瓦片稀疏,窗框破敗,祠堂還被隔壁的一家機械設備廠用作倉庫。
修葺保護刻不容緩
對于目前沈家祠堂破敗不堪的現狀,嘉定區博物館齊春明館長告訴記者,這處建筑是在剛結束的第三次文物普查時發現的,列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后陸續進行了一些保護工作。齊館長說:“嘉定的文物是屬地化管理,即江橋鎮對其進行管理,其實也一直想對它進行修葺。”
嘉定區博物館地文部金蓉主任介紹,江橋鎮已遞交相關修葺規劃,除了要切斷東面工廠和祠堂之間的通道外,還要使用專項維修資金對其修舊如舊。而江橋鎮文體中心負責人表示,祠堂的修繕計劃將于明年初啟動。“這兩天就將敦促擅自堆放雜物的工廠盡快清理祠堂內堆積的物品,并對其予以處罰。同時,也將加強文物保護點的巡查力度,以確保文物建筑安全。”嘉定區文化市場行政執法大隊王民杰說。
文章來自: 【古董收藏 】www.gougoujp.com
文章來自: 【古董收藏 】http://www.gougoujp.com/auc/cat/2084240137?C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