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舉行的第五屆中華民族藝術珍品文化節鑒寶會上,近400名市民攜帶著家中的“寶貝”請“去偽存真”(見圖)。雖然現場也鑒定出清代海南黃花梨筆筒、清代紫檀鑲螺鈿案桌等文物,但不少市民收藏的“珍品”并非真品。記者了解到,這樣的鑒寶會已經舉辦過三屆,超過3000件物品中,真品數量不足十分之一。
清代筆筒估價20萬
上午不到9點鐘,珍品館五層會議廳門口已經排滿了領號的市民。家住通州的劉先生早上5點鐘就帶著家中的一件海南黃花梨筆筒從家出發。他說,鑒寶會這次請的“牌兒”夠大。“以前讓人家看過,應該是真的,估價大概六七萬。想再請看看?!?
與各色“寶貝”相比,這件筆筒顏色暗紅,上面沒有任何雕刻的花紋圖案,顯得十分“低調”。但故宮(微博)博物院文博正研究員、鑒定張廣文看到后,高興而肯定地說:“這是清代的,海南黃花梨,是好東西!”
此言一出,這件筆筒頓時成了全場焦點。珍品館館長陳四光告訴記者,“這件筆筒估價大概要20萬左右?!惫P筒的主人劉先生顯得十分高興,面對筆筒20萬的“身價”,劉先生說,自己并不打算出手,“家里傳下來的,沒打算拿它賺錢。”
藏者盲目缺入門知識
鑒寶會上的三名中,“忙”的當數瓷器鑒定劉蘭華。近400件物品中,瓷器就有175件。但這樣的“熱度”卻讓劉蘭華深深擔憂:“很多收藏者很盲目,對瓷器的知識了解得太少了。”
記者注意到,雖然劉蘭華手邊準備了放大鏡等不少鑒定工具,但很多瓷器一上手,劉蘭華就判斷出是仿品。劉蘭華說,有的贗品甚至都不用人員鑒定,只要去故宮博物院認真看一次,自己都能看出究竟“假”在兒。
文章來自: http://www.gougoujp.com/ 【古董收藏】
文章來自: http://www.gougoujp.com/gudong 【古董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