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粒徑1.33mm濾料的過濾周期產水量大于有效粒徑1.10mm的周期產水量;有效粒徑1.33mm的過濾能力指數高于有效粒徑1.10mm的過濾能力指數,比值表明過濾能力高出10%~15%。C組試驗表明,在周期產水量和過濾能力指數方面,有效粒徑1.48mm更高于有效粒徑1.10mm。
然而,應當看到,隨著濾料粒徑的加大,雖然能更多地發揮下層濾料的截污作用,但同時對穿透深度帶來影響。即在其他條件等同時,粒徑越粗穿透深度越大,其表現為粒徑粗的濾料過濾出水濁度較粒徑細的濾料高,或是粒徑粗的濾料截留濁度比粒徑細的濾料低。
數據表明,其他條件特別是進水條件等同時,有效粒徑1.33mm和1.48mm濾料較有效粒徑1.10mm濾料的過濾出水濁度高,截留濁度低。B組數據表明,由于進水濁度不同,雖然有效粒徑1.10mm濾料的過濾出水濁度不如有效粒徑1.33mm濾料,但其截留濁度高。
粒徑變化對過濾出水水質和截留濁度的影響引出下面有關L/d的討論與研究。
從嚴格的理論上講,濾層所具有的對懸浮物的截留作用來自濾料所具有的表面積。慢濾池的過濾能力主要地來自篩除作用,而快濾池的過濾能力主要來自濾料顆粒表面的吸附作用,這是快濾池與慢濾池過濾機理主要的不同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