渦旋機械的結構原理
渦旋機械是一種新型容積式流體機械,主要由動渦旋、靜渦旋、防自轉機構、曲軸和支架體等零部件組成。其中,兩渦旋盤偏心一定距離相對旋轉180°對插在一起。這樣兩渦旋盤上的渦旋齒之間實現多點嚙合,形成了多組月牙形封閉的工作腔容積;隨著主軸的旋轉,所形成的多個嚙合點沿著渦旋齒齒壁由外向內連續移動,所形成的多組月牙形工作腔容積逐漸由大變小,從而實現封閉工作腔容積的周期性變化,進而實現了氣體的吸入、壓縮和排出。
動渦旋和靜渦旋的結構十分相似,都是由端板和端板上伸出的渦旋齒所組成,在工作中一渦旋盤靜止不動,稱之為靜渦旋盤,而另一渦旋盤作公轉平動,稱之為動渦旋盤。
動渦旋在專用的防自轉機構的約束下,由主軸帶動作公轉平動(即無自轉,只有公轉),這種特定的裝配和運動,使得動、靜渦旋齒之間所形成的多對月牙形封閉工作腔容積由大變小,實現周期性的容積變化。當主軸處于某一旋轉角度時,外圈的一對封閉的工作腔容積開啟,吸氣過程開始;當主軸旋轉一周后,這一對工作腔關閉,形成封閉的工作腔容積,吸氣過程結束;同在這新吸氣腔形成的這一轉中,前一轉所形成的封閉吸氣腔已同時開始壓縮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