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2017年共享充電寶剛開始進入大眾視野,已有四年了。而共享充電寶也從大眾質疑到如今共享經濟行業的標桿,一二線城市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模式簡單,高收益的特點使之成為大眾創業的香餑餑。生長于共享經濟的黃金時代,共享充電寶的現在和未來也越發的明朗起來,共享充電寶的盈利模式也越來越清晰。
目前市面上共享充電寶從使用場景來分,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類:
一是移動模式下的共享充電寶,主攻大場景:人和充電設備都是可以移動的,比如從A地借充電寶到B地還,主攻大場景大設備,包括商場、高鐵、火車站、機場、景點等人多的地方,一臺單機設備可放幾十個充電寶。
二是固定場景下的共享充電寶,主攻小場景:人在A點附近活動時,有借充電寶的需求,可以從一個沒那么大的機柜里付押金后借出。主攻小型柜臺,場景包括餐廳、咖啡館、酒吧等,一般單柜有6個或10個充電寶。
三是固定場景下的共享充電寶,主打的是每一張桌面;線機一體,桌面上有共享充電寶時,不需要交付押金,掃碼付費后就可以直接充電。
共享充電寶已經在很多一二線城市大量普及,出門我們不用擔心手機沒電,也不再需要帶充電寶,充電線出門了。話說共享充電寶之所以能夠盈利,是因為這個行業具有特殊性。它和汽車、服飾、單車等其他的共享行業是不一樣的。比如共享單車,對產品的軟硬件要求非常高,對產品推廣的渠道要求也非常高,除此之外,運營和維護也需要大筆資金地投入,雖然是共享經濟,但是經營模式更像傳統行業。
而共享充電寶就比較簡單些,一臺共享充電寶機柜放在那個地方,只需要等待用戶來使用就可以了,前期投入多些,后期的花費相比較單車的維護要少許多許多。還有就是共享充電寶屬于智能設備,不但滿足需要充電的手機用戶,而且共享充電寶機柜的廣告投放、其他產品的宣傳,都是實現創收的模式,并且還有很多數據和智能化的空間可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