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四大誤區!
ISO9001不是指一類標準,而是一個標準,是由TC176(國際標準化組織質量管理和質量技術委員會)制定的所有國際標準,是ISO12000多個標準中、普遍的產品。
ISO9001質量體系是企業發展與成長之根本。這里列舉了它的四大誤區,希望標友們不要進入誤區。
誤區一:論
“獲得質量體系認證證書就是獲得國際市場通行證”,這一說法在20世紀90年代被廣泛傳播,一時間,企業導入GB/T19001標準,建立質量體系并通過認證已成為一種時尚,廣告必須使用“授予證書”一詞。輿論的夸大擴大了質量體系的功能,使其成為一種普遍的工具。它將只注重產品質量穩定性和性的工作提升到關系到企業能否參與國際競爭的工作上,加大了企業質量管理部門的壓力。這種高期望也預示著質量管理體系的“無用論”埋下伏筆。
誤解二:唯證書論
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思想的解放和對財富的追求,使人們更加愿意抓住機遇,立竿見影。在企業管理中,人們更注重眼前的效果而忽視了基礎管理工作。這種浮躁的心理導致了許多企業急功近利的管理方式,這體現在對質量管理體系的態度上,即“唯證書論”。
誤區三:無用論
經常聽到有人批評質量管理體系,說質量管理體系無用,成本高;也有人批評GB/T19001標準,說標準沒有給出具體的解決方案,是一個空洞的標準。由于許多批評家對質量管理的理論和實踐缺乏全面的了解,這些說法是可以理解的,但很難達成一致。
誤區四:過時論
在獲得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后,許多企業并沒有繼續鞏固質量管理體系,實施持續改進。相反,他們片面地尋求創新和改進,急于引進六西格瑪、卓越績效模型等管理理念和方法。這里必須強調的是,基于GB/T19001標準的質量管理體系是企業管理建設不可分割的基石。只有質量管理體系穩定,建筑才能安全。記住,基石永遠不會過時!
對于企業來說,ISO9001認證不是藥,也不是無用的過時的東西。無論是樣的理論,都需要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操作。這是一種很好的方法,可以應用到企業中,對企業產生實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