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需求與內部因素驅動行業快速發展
?應急充電是剛性需求,雖然需求的觸發條件很高,但是龐大的用戶規模,逐步擴大的鋪設范圍和養成的用戶習慣帶來了巨大的市場空間,同時用戶電量需求的增長與電池本身電量的增長間存在供需缺口,也在推動著市場擴張。
?共享充電相對穩健的現金流與雙渠道流量入口地位的優勢幫助行業尋找新的增長點。
共享充電寶市場規模有望進一步增長
?市場規模:目前租賃業務約占整體交易規模的97.2%,其次為廣告收入。2019年中國共享充電寶租賃業務交易規模達79.1億元,未來三年復合增長率約為44.9%。
?供應鏈話語權:上游供應商分散且眾多,但與高要求的運營商匹配的優質資源不多,與大廠合作有一定難度;下游優質點位入駐成本升高,話語權增強,用戶習慣培養完成,行業提高收費標準。
?商業模式:分為自營模式、服務商模式與代理商模式,行業目前以前兩種為主。
?盈利能力:直營模式下,2019年共享充電寶TOP4毛利率均值近25%,盈利水平較穩定。
市場格局日趨穩定,競爭加劇
?目前,無論是用戶規模、設備鋪設密度和廣度,還是主營收入上,“三電一獸”都處于領先地位。
?競爭格局在2019年更加穩固,以租賃收入計算,2019年行業CR4高達84.9%。
?共享充電寶的核心競爭力歸結為四個方面:資本、產品、運營以及規模,短期內資本實力仍是最重要競爭力,運營與產品隨著時間推移重要性逐漸增加。
行業窗口期尚有較長時間,下沉市場與多元變現是未來發展的關鍵
?疫情結束后三個月行業或有明顯好轉,二線城市的消費市場有望更快恢復。
?電池技術未見明顯突破,租賃業務的紅利期與創新業務的窗口期尚有較長時間。
?5G的爆發帶來更多的需求,預計行業市場規模將繼續在2021年與2022年快速增長。
?頭部企業加快向三四線城市滲透,渠道商比重或短期上升。
共享充電寶市場需求的合理性
剛性需求與潛在用戶是行業發展基石
首先,用戶習慣和價格接受度往往被低估。在懶人經濟和消費升級的背景下,對低頻應急需求,用戶較少計較租賃價格和未來使用次數,因此較少考慮購買充電寶或者攜帶充電寶來替代應急充電服務。
此外,雖然共享充電寶的觸發條件很高,但是龐大的潛在用戶(截至2019年底,移動電話用戶總數達16.0億戶),逐步擴大的鋪設范圍和低線城市的拓展,帶來了可觀的市場空間。艾瑞咨詢推測,2019年共享充電寶市場用戶規模在2.5億左右。
用電需求對共享充電寶的影響
用電焦慮持續增長,供需不平衡推動市場擴張
用電焦慮的持續增長推動共享充電寶市場的增長。2017年Q4至2019年Q4,移動互聯網端用戶的人均月度使用時長從73.8 小時增長至87.3小時。用戶手機使用時間延長,碎片化場景增多。2019年12月移動端用戶人均使用時長排名靠前的幾類應用中,手機重度使用場景,如視頻服務與游戲服務占據的位置。用戶對手機的依賴和重度場景的使用與日俱增。
與此同時,手機續航能力并未見質的飛躍,公開資料中對52款熱門機型的測評顯示,各機型在5小時重度使用后平均剩余電量僅為33%,此外平均充滿電的時間達82.7分鐘,充電需求與電量供給之間仍存在巨大缺口。
共享行業運營現金流分析
現金流相對穩健的共享子行業
共享充電寶行業實現盈利主要原因之一是穩健的盈利模式與現金流。對比共享經濟的其他行業,共享充電寶為剛性需求,因此現金流入有保障,且由于產品成本較低,室內場景下損耗程度及維護費用較低,行業的現金流出主要在商戶分成等人為因素可干預的方面。因此,市場的驗證,更低的成本(此處是比較而言,共享充電寶整體運營成本后續分析)與更少的未知因素幫助行業順利度過了2018年的資本沉寂期,行業也得以在2019年繼續快速發展。
共享充電寶的流量入口地位
雙渠道流量入口的地位逐漸突顯
2019年,中國互聯網單用戶網絡廣告成本達714.7元/人。線上獲客成本不斷上升,眾多品牌商、互聯網巨頭開始探索線下流量入口。共享充電寶由于物聯網基因收割了大量的線下場景,與互聯網的目標受眾高度重合,正在發揮更多的引流價值。
首先,共享充電寶與優質點位可以實現雙向引流,例如與連鎖酒店的排他性合作,增強雙方的用戶粘性。此外,大機柜的屏顯可以實現商場等場所和活動的營銷推廣。另一方面,目前多數充電寶提供免押服務,免押服務與信用掛鉤,既為支付平臺激活高信用的流量,又為用戶提供方便。此外還有眾多跨領域營銷案例,例如與大IP合作定制充電寶產品來提升雙方的品牌價值和好感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