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可見光中,被綠色植物吸收多的是紅橙光(波長600~700nm)和藍紫光(波長400~500nm),對綠色光(500~600nm)只有微量吸收。紅光是較早被用于作物栽培試驗的光質,是作物正常生長的必須光質,生物需求數量居于各種單色光質之首,LED植物燈光源中重要的光質。紅光下所生成的物質使植物長高,而藍光下所生成的物質促進蛋白質與非碳水化合物的積累,給植物增重。補遠紅外使花色速苷、類胡蘿卜素和葉綠素濃度分別降低40%、11%和14%、而使得植株鮮重、干重、莖長、葉長和葉寬分別增加28%、15%、14%、44%和15%。紅光通過光敏色素調控光形態建成;紅光通過光合色素吸收驅動光合作用;紅光促進莖伸長,促進碳水化合物合成,有利于果蔬VC和糖的合成;但抑制氮同化作用。但是單獨紅光想很好地栽培植物還是有點難度。
藍光是紅光用于作物栽培必要的補充光質,是作物正常生長的必需光質,光強生物用量僅次于紅光。藍光抑制莖伸長,促進葉綠素合成,有利于氮同化和蛋白質合成,有利于抗氧化物質合成。藍光影響植物的向光性、光形態發生、氣孔開放以及葉片的光合作用。LED植物燈紅光補充LED藍光可提高小麥的干物質量、分薛數和種子產量,增加生菜的干物質量。藍光抑制散葉萵苣莖的生長。白光中增加藍光可縮短節間、縮小葉面積、降低相對生長速率和提高N/C效率。高等植物葉綠素合成和葉綠體形成以及具有高葉綠素a/b比與低葉綠體都需要藍光。過量藍光不利于植物生長發育。紅藍光組合光譜比紅光或藍光單色光更能促進蔬菜幼苗的生長發育,不同植物所需要的紅藍光組合比例不一樣。
綠光與紅藍光可以和諧調節適應植物的生長發育。一般在紅藍LED復合光下,植物略帶紫灰色,使得病害和失調癥狀不易診斷,可以通過補充少量綠光來解決。綠光效應通常與紅藍光效應相對立,例如綠光可以逆轉藍光促進的氣孔開放等。在強白光下上部位于近光照表面的葉綠體的光合作用量子產額比下部的葉綠體低。因為強白光下綠光比紅光、藍光更能穿透葉片,下部葉綠體吸收額外的綠光比額外吸收紅光和藍光能更大程度增加葉片光合作用。低光強栽培植物可不考慮綠光,低密度低冠層厚度設施植物不考慮綠光,高光強高密度高冠層厚度時綠光必須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