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電池片組件封裝工藝流程有些
組件工序又可以叫做封裝工序,其的特點是看似技術含量低,其實不然,封裝工序是整條太陽能電池組件生產工序為嚴格的工序。
封裝工藝的好壞直接決定了組件質量的好壞,包括他的壽命,抗暴擊的能力,尤其對于衰減率影響比較大,而這些關鍵的質量指標也恰恰是客戶為關心的,因為他直接關系到客戶的收益率,所以封裝工序對于企業的意義就不言而喻了。
封裝工藝流程
電池分選:太陽能電池片生產線有很強的隨機性,生產出來的電池性能不盡相同,所以為了有效的將性能一致或相近的電池組合在一起,所以應根據其性能參數進行分類;電池測試即通過測試電池的輸出參數(電流和電壓)的大小對其進行分類。以提高電池的利用率,做出質量合格的電池組件。
單焊:是將匯流帶焊接到電池正面(負極)的主柵線上,匯流帶為鍍錫的銅帶,焊帶的長度約為電池邊長的2倍。多出的焊帶在背面焊接時與后面的電池片的背面電極相連。
串焊:背面焊接是將N張片電池串接在一起形成一個組件串,電池的定位主要靠一個膜具板,操作者使用電烙鐵和焊錫絲將單片焊接好的電池的正面電極(負極)焊接到“后面電池”的背面電極(正極)上,這樣依次將N張片串接在一起并在組件串的正負極焊接出引線。
疊層:背面串接好且經過檢驗合格后,將組件串、玻璃和切割好的EVA、背板按照一定的層次敷設好,準備層壓。敷設時電池串與玻璃等材料的相對位置,調整好電池間的距離,為層壓打好基礎。(敷設層次:由下向上:玻璃、EVA、電池、EVA、玻璃纖維、背板)。
組件層壓:將敷設好的電池放入層壓機內,通過抽真空將組件內的空氣抽出,然后加熱使EVA熔化將電池、玻璃和背板粘接在一起;后冷卻取出組件。層壓工藝是組件生產的關鍵一步,層壓溫度層壓時間根據EVA的性質決定。我們使用福斯特EVA時,層壓循環時間約為17分鐘。層壓溫度為142℃。
修邊:層壓時EVA熔化后由于壓力而向外延伸固化形成毛邊,所以層壓完畢應將其切除。裝框:類似與給玻璃裝一個鏡框;給玻璃組件裝鋁框,增加組件的強度,進一步的密封電池組件,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邊框和玻璃組件的縫隙用硅酮樹脂填充。各邊框間用角鍵連接。粘接接線盒:在組件背面引線處粘接一個盒子,以利于電池與其他設備或電池間的連接。
組件測試:測試的目的是對電池的輸出功率進行標定,測試其輸出特性,確定組件的質量等級。高壓測試:高壓測試是指在組件邊框和電極引線間施加一定的電壓,測試組件的耐壓性和絕緣強度,以組件在惡劣的自然條件(雷擊等)下不被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