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油氣田廢水處理工藝,包括a.油氣田廢水經進水緩沖罐處理,從緩沖罐出來的污水加入1/3份復合絮凝劑后再進入油水汞分離器進行油水分離;b.經油水分離后的污水經氣浮緩沖罐處理后加入剩余復合絮凝劑后經氣浮除汞裝置除去油及絮狀懸浮物,分離出污油和污泥;c.經氣浮除汞裝置處理后的污水經吸附過濾裝置除汞和懸浮物獲得凈化水;通過電中和、吸附架橋,富集等作用使膠體凝聚再沉淀分離,去除污水中的油類、硝酸鹽、重金屬離子、懸浮物,尤其在脫除油氣田廢水中的汞等有毒有害物質效果明顯,工藝簡單,尤其在藥劑使用方面上更快捷,多種藥劑的配合使用,通過藥劑間產生的協同增效作用,提高對廢水的處理效果。
1.一種油氣田廢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油氣田廢水經進水緩沖罐處理,從緩沖罐出來的污水加入1/3份
復合絮凝劑后再進入油水汞分離器進行油水分離;
b.經油水分離后的污水經氣浮緩沖罐處理后加入剩余復合絮凝劑后經氣浮除汞裝置除去油及絮狀懸浮物,分離出污油和污泥;
c.經氣浮除汞裝置處理后的污水經吸附過濾裝置除汞和懸浮物獲得凈化水;
所述復合絮凝劑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組分: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銨10-20份、聚天冬氨酸5-10份、改性聚烯酰胺8-12份、雙二硫代氨基甲酸接枝的殼聚糖5-10份、十六烷基基溴化氨1-5份、納米級鐵屑3-6份、甲醇3-6份、鈉基膨潤土3-6份、SA630重金屬捕集劑4-8份、聚合硫酸鋁3-5份、載硫活性炭小球1-3份、氧化劑1-2份。
1所述的油氣田廢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a中,從水中釋放出的氣體經氣體脫汞裝置脫汞后去放空。
3.所述的油氣田廢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b中產生的氣體經氣體脫汞裝置脫汞后去放空。
4.要求3述的油氣田廢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c中產生的氣體經氣體脫汞裝置脫汞后去放空。
5.所述的油氣田廢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絮凝劑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組分: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銨15份、聚天冬氨酸7份、改性聚丙烯酰胺10份、雙二硫代氨基甲酸接枝的殼聚糖6份、十六烷基基溴化氨3份、納米級鐵屑4份、甲醇4份、鈉基膨潤土4份、SA630重金屬捕集劑6份、聚合硫酸鋁4份、載硫活性炭小球2份、氧化劑1.5份。
所述的油氣田廢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劑為二氧化氯和次氯酸鈉。
7.所述的油氣田廢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丙烯酰胺通過下述方式制得:
將聚丙烯酰胺用蒸餾水配成濃度為1%的溶液充分溶解后,在恒溫水浴鍋中恒溫至50~55℃,加入濃度為10%的氫氧化鈉調節pH=10~11,然后邊攪拌邊按照一定的配比加入甲醛溶液反應28-32分鐘后加入二甲胺溶液反應2.5~3h,冷卻至30~35℃,后緩慢加入硫酸二甲酯,反應1h后冷卻。
8.所述的油氣田廢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酰胺與甲醛、二甲胺和硫酸二甲酯的摩爾比為1.0∶0.2∶0.4∶0.3。
說明書
油氣田廢水處理工藝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廢水處理工藝,特別涉及一種油氣田廢水處理工藝。
背景技術
油氣田開發過程中的生產廢水含無機汞、烷基汞,同時含有石油類等難降解有機污染物、硫化物、鹽類和礦物質,又在天然氣及130十分復雜。特別是油氣田廢水含氯離子可高達30000mg/l左右,對脫汞、脫有機污染物工藝造成了嚴重的干擾和影響。脫汞、脫有機污染物和高含氯離子交織在一起,互相干擾、互相制約、互相影響,大大增加了廢水處理的難度,所以含汞油氣田廢水的處理是國內外的一大難題。
因此,需要一種針對含有大量有機物及難降解有機污染物的油氣田廢水處理工藝。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油氣田廢水處理工藝,能夠脫除油氣田廢水中的無機汞、烷基汞等有毒有害物質,有效去除原水中的大部分汞,同時又降解廢水中的難降解有機物。
本發明的一種油氣田廢水處理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a.油氣田廢水經進水緩沖罐處理,從緩沖罐出來的污水加入1/3份復合絮凝劑后再進入油水汞分離器進行油水分離;
b.經油水分離后的污水經氣浮緩沖罐處理后加入剩余復合絮凝劑后經氣浮除汞裝置除去油及絮狀懸浮物,分離出污油和污泥;
c.經氣浮除汞裝置處理后的污水經吸附過濾裝置除汞和懸浮物獲得凈化水;
所述復合絮凝劑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組分: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銨10-20份、聚天冬氨酸5-10份、改性聚烯酰胺8-12份、雙二硫代氨基甲酸接枝的殼聚糖5-10份、十六烷基基溴化氨1-5份、納米級鐵屑3-6份、甲醇3-6份、鈉基膨潤土3-6份、SA630重金屬捕集劑4-8份、聚合硫酸鋁3-5份、載硫活性炭小球1-3份、氧化劑1-2份;
進一步,步驟a中,從水中釋放出的氣體經氣體脫汞裝置脫汞后去放空;
進一步,步驟b中產生的氣體經氣體脫汞裝置脫汞后去放空;
進一步,步驟c中產生的氣體經氣體脫汞裝置脫汞后去放空;
進一步,所述復合絮凝劑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組分: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銨15份、聚天冬氨酸7份、改性聚丙烯酰胺10份、雙二硫代氨基甲酸接枝的殼聚糖6份、十六烷基基溴化氨3份、納米級鐵屑4份、甲醇4份、鈉基膨潤土4份、SA630重金屬捕集劑6份、聚合硫酸鋁4份、載硫活性炭小球2份、氧化劑1.5份;
進一步,所述氧化劑為二氧化氯和次氯酸鈉;
進一步,所述改性聚丙烯酰胺通過下述方式制得:
將聚丙烯酰胺用蒸餾水配成濃度為1%的溶液充分溶解后,在恒溫水浴鍋中恒溫至50~55℃,加入濃度為10%的氫氧化鈉調節pH=10~11,然后邊攪拌邊按照一定的配比加入甲醛溶液反應28-32分鐘后加入二甲胺溶液反應2.5~3h,冷卻至30~35℃,后緩慢加入硫酸二甲酯,反應1h后冷卻;
進一步,所述聚丙烯酰胺與甲醛、二甲胺和硫酸二甲酯的摩爾比為1.0∶0.2∶0.4∶0.3。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的油氣田廢水處理工藝,通過電中和、吸附架橋,富集等作用使膠體凝聚再沉淀分離,去除污水中的油類、硝酸鹽、重金屬離子、懸浮物,尤其在脫除油氣田廢水中的無機汞、烷基汞等有毒有害物質效果明顯,能有效去除原水中的大部分汞,同時又降解廢水中的難降解有機物,不容易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本發明的處理工藝簡單,尤其在藥劑使用方面上更快捷,多種藥劑的配合使用,消除對抗效應,通過藥劑間產生的協同增效作用,從而提高對廢水的處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