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自古以來在我們中國人的心中是一種有靈性,而且是非常神圣威武的動物。不管是朝廷官府,還是平民百姓,人們都喜歡用各種各樣充滿寓意的獅子來寄托理想、表達情感,由此而產生的獅文化也就豐富多彩。
獅子嘯傲山林,乃百獸,是活生生的、看得見摸得著的威猛角色。所以,不管是殿堂也好、店鋪也罷,還是深山古剎的石階之上,私家宅第的后門檐下,都雕上兩尊獅子雄赳赳地蹲著,看家護院和顯示尊嚴的意思全有了。
古人在石獅的形態和安放位置等方面非常有講究,大門兩側石獅昂頭前視,其它門則是回首相望;古獅口角的飄帶以及頸脖上佩帶的項飾表示被馴服之意;相貌威嚴、傲然端坐、足踏繡球、口含珠者為雄獅,略作蹲態,撫弄著活潑可愛的幼獅,給人以溫馴之感的為雌獅,一般是雄獅居右,雌獅居左。
在人們心中,獅子和人的生活是緊密相連的也是相輔相成的。因此,獅子雕塑就有了千姿百態、栩栩如生的模樣,從中可以體味到中華民族獨特的藝術精神,更能夠感悟到中華民族的性格、理想和追求。
“太獅少保”以大獅與小獅構成,大獅與“太”音似。太師是朝廷中的較高官階;小與少音相似。寓意王府的侍衛獸,是的象征。
農家用來鎮宅辟邪的,稱之為“鎮山獅子”;用來拴住出生百日孩子的,稱“拴娃娃獅子”,兼有保佑長命富貴的意思;擺放在柜桌上的,則稱“來財獅子”。
在造型表現上,鎮山獅子要兇,拴娃娃獅子要笑,但都強調一點,即和人的聯系,因為石匠們認為和人沒關系的獅子就沒有藝術性。
“獅滾繡球”越過越富有。指獅子立于門頭,表示地位崇高。
“瑞祥神獸”指以“獅”構圖。寓意三司同心,國政和順。
“獅守護神”指左爪下有一個繡球,而母獅的右爪下是一個幼仔。寓意吉祥喜慶。
“守護鎮宅”指右邊是雄獅,左邊是雌獅,人們用以驅邪辟崇,是鎮宅神獸。寓意官運亨通,飛黃騰達。
石獅背上騎有人,手捧元寶,作嬉戲狀,名為“八蠻進寶”;石獅背后的配飾是八寶之一的古錢形,為吉祥的象征;另外由于“獅”與“事”諧音,所以兩頭獅子表示“事事如意”;獅和瓶相配,表示“事事平安”;獅和錢相合,表示“財事”;獅子配綬帶,表示好事不斷;雌雄獅成對,并伴有小獅的,表示“子嗣昌盛”;獅身人面以人首象征精神,獅身象征物質力量等等。
中華民族具有悠久的文明歷史,擁有豐富燦爛的藝術遺產,人們把獅子已經融進了生活和對生活的憧憬之中了,滲透在神州大地的各個角落,深受人們的喜愛,并推崇為神獸、靈獸等吉祥物。它那威武雄強的形象,激昂的神態,磅礴的氣勢,已成為一個民族的精神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