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片曝光使用說明

步驟1:創建名片

微信掃描名片二維碼,進入虎易名片小程序,使用微信授權登錄并創建您的名片。

步驟2:投放名片

創建名片成功后,將投放名片至該產品“同類優質商家”欄目下,即開啟名片曝光服務,服務費用為:1虎幣/天。(虎幣充值比率:1虎幣=1.00人民幣)

關于曝光服務

名片曝光只限于使用免費模板的企業產品詳細頁下,因此當企業使用收費模板時,曝光服務將自動失效,并停止扣除服務費。

<

返回首頁

產品分類 更多>>

品種
黃粉蟲/面包蟲
產地/廠家
廣東
用途
作種
體重
1.5(g)
成活率
95(%)
生產率
98(%)
品牌
神農氏
規格
3~6cm
運輸
快遞、托運

大麥蟲簡介

大麥蟲在昆蟲分類學上隸屬鞘翅目,擬步行甲科,粉甲屬。別名超級黃粉蟲、超級面包蟲、高蛋白蟲。其也被譽為“蛋白質飼料寶庫”,國內外動物園都用其作為繁育名貴珍禽和水生動物的肉食飼料之一。

大麥蟲是人工養殖理想的飼料昆蟲之一。大麥蟲的幼蟲含粗蛋白質51%,脂肪含量29%,還含有多種糖類、氨基酸、維生素、激素、酶及礦物質磷、鐵、鉀、鈉、鈣等。每100克干品,含氨基酸高達874.9毫克,其營養價值高,市場前景廣闊,可作為高蛋白鮮活飼料蛙、鱉、蝎子、蜈蚣、蛇、魚、觀賞鳥、藥用獸、珍貴毛皮動物和稀有畜禽等。

飼養大麥蟲也不受地區氣候條件限制。大麥蟲蟲體大,生長周期及速度與黃粉蟲相同,食雜性,適應性廣,以麩皮、蔬菜、瓜果為主,飼料來源廣泛,飼養成本低廉,適合我國各地居民飼養,其產量是黃粉蟲的5倍,經濟與社會效益十分。











大麥蟲養殖前景

飼養大麥蟲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大麥蟲養殖在國際市場上剛剛起步,經過長時間的試驗和飼養,能根據其不同的生育期提供給適宜的配合飼料,在飼料配方、溫濕度、變蛹羽化等關鍵技術方面也總結出大麥蟲飼養和繁殖的基本規律,從而為規模化養殖創造了良好條件,它是一種很有發展潛力的活蛋白飼料,對我國的特種動物和寵物養殖業將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大麥蟲有廣闊的國內外市場需求。寵物養殖業是一項發展較快的新興產業,是人們休閑娛樂、提高生活質量的好方式。龍魚主產于亞洲,其分布在東南亞的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泰國,經人工馴化養殖成功的玩物主要品種有:紅、橙紅、白、黑、金、銀和青色的龍魚,由于它保持原始體型,魚體漂亮,觀賞性較高,又瀕于絕種,以活化石于世,有考古和學術價值,與我國的大熊貓齊名,被列為世界甲級保護動物。僅10厘米至12厘米長的幼魚,每尾的售價就在千元以上,一尾成年龍魚售價高達數十萬美元,是目前觀賞魚中價格昂貴的品種之一,全球主要經營的500多個龍魚品種,在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都有,占世界觀賞魚品種的85%。銷售占世界觀賞魚的大部分市場,可為本地區帶來豐碩的經濟回報。在這些龍魚養殖規模龐大,活昆蟲供不應求,僅每年從我國活蜈蚣1000萬條。

而大麥蟲是名貴寵物的活餌料,尤其是龍魚理想的主要昆蟲飼料。大麥蟲含有豐富的甲殼素和少量蝦紅素,因其成為貴族寵物食品而身份倍增。甲殼素讓魚體表面鱗片較堅硬且顯光澤,魚體顏色尤顯華麗。對觀賞性龍魚有較好的增色作用。國外大麥蟲每條15美分,按每千克700條計算,價格在1000元人民幣/千克,市場需求和市場潛力巨大。

用大麥蟲配合飼料喂幼禽,其成活率可達95%以上,喂蛋雞產蛋量可提高25%,用大麥蟲喂全蝎等野生藥用動物,其繁殖率提高2倍。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對動物蛋白蛋的需求量愈來愈大,畜禽生產亦必須相應迅速發展。但由于蛋白質資源缺乏,影響了畜牧業的發展。

因此,目前許多將人工飼養昆蟲作為解決蛋白質飼料來源的主攻方向。大麥蟲的開發即是突出代表之一,一方面可以直接為人類提供蛋白質,另一方面作為蛋白飼料利用。將昆蟲作為飼料歷史悠久,但在相當長的一個歷史階段,此領域的開拓停滯不前,到目前為止,規模不大,所占比例不高,亟待大力發展。當前,深入開展飼用昆蟲資源普查,篩選出一批更理想的蟲種,通過一系列選育工作,使蛋白質含量提高到80%以上;深入進行生理學、生態學等一系列研究,大幅度提高系列系數和年飼養代數;改進飼養技術和設備,擴大生產規模,提高工業化程度,改善生產進程,改進提取和深加工工藝以及提高自動化水平;以生產多種多樣,營養豐富,美味可口,成本不高,深受歡迎的產品。

大麥蟲的形態特征

大麥蟲以屬于完全變態昆蟲類,其一生要經歷卵—幼蟲—蛹直到羽化為成蟲。

1.

卵長1.5~2毫米,卵外表為卵殼,內層是卵黃膜,里面充滿乳白色的卵內物質。長圓形,灰白色,卵殼較脆軟,易破裂。卵外被有黏液,能黏附上一層蟲糞和飼料,可以直到保護作用。

2.幼蟲

幼蟲一般體長35~55毫米,身體前后粗細基本一致,體徑為5~6毫米,體壁較硬,無大毛,有光澤;蟲體中間為黃、黑相間色,即中間有圈斑點,接近頭部三節黑褐色較多,接近尾部三節黑褐色也較重,腹面為灰褐色。頭殼較硬,為深黑色。各足轉節腹面近端部有2根粗刺。

3.

長約25~30毫米,乳白色或黃褐色,無色,有光澤,鞘翅伸達第三腹節,腹部向腹面彎曲明顯。腹部末端有一對較尖的變刺,呈“八”字形,末節腹面有一對不分節的乳狀突,雌蛹乳突大而明顯,端部扁平,向兩邊彎曲,雄蛹乳突較小,端部呈圓形,不彎曲,基部合并,以此可區別雌雄蛹。

4.成蟲

體長約25~30毫米,體色呈黑色,體型為長橢圓形。體面多密集黑斑點,無毛,無光澤。復眼紅褐色,觸角念珠狀,11節,觸角末節長大于寬,節和第二節長度之和大于第三節的長度,第三節的長度約為第二節長度的2倍。











大麥蟲傳統養殖模式

大麥蟲的傳統飼養模式對于以工廠化生產為中心,推動社會分散養殖逐步集中而形成規模化的生產模式仍有一定的參考作用。下面分5個方面予以介紹。

1.蟲種

大麥蟲目前在我國種源比較稀少,養殖技術多數被少數幾個人或企業所掌握,所以引種時要對種源進行實地考察后方可確定。

2.飼料

大麥蟲食性雜,在一定溫濕度條件下,飼料的營養成分是幼蟲生長的關健。若以合理的復合飼料喂養,不僅成本低,而且能加快生長速度,提高繁殖率。在傳統的飼養實踐和筆者所掌握的材料中,均介紹以麥麩為主并輔以青菜葉的飼料模式,飼喂成本較高,對工農業有機廢棄物資源(工農業有機腐屑)的全面開發利用重視不夠。

3.飼養設備

有框、箱、池、盒等。網箱規格大小依蟲量而定,是大為70厘米*45厘米*18厘米為宜。

一般可用60厘米*40厘米*9厘米的養殖盒(常采用這種塑料盒養殖)。容具內壁四周要求光滑,避免大麥蟲爬出和防止老鼠、蟑螂、蜘蛛、壁虎、螳螂等危害。

4.環境條件控制

大麥蟲傳統飼養均以自然環境條件下的正常生長發育為主,沒有進行環境條件的確定和采取控制措施。

產品推薦
“特種養殖昆蟲 昆蟲種苗 農業養殖 小本項目合作”信息由發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實性、合法性由發布人負責。交易匯款需謹慎,請注意調查核實。

旅游出行軟件 c5game TheArchers2 innawoods最新版 阿爾卑斯山謀殺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陵县| 海门市| 阜康市| 德江县| 额尔古纳市| 广灵县| 象州县| 盐池县| 宾川县| 永仁县| 稷山县| 宜春市| 寿阳县| 漯河市| 威宁| 湘乡市| 佛冈县| 昌江| 东山县| 宁德市| 牡丹江市| 公主岭市| 漳浦县| 密云县| 西宁市| 墨江| 苍溪县| 保山市| 博罗县| 海伦市| 万盛区| 新绛县| 封丘县| 灵武市| 承德县| 赣榆县| 城步| 青冈县| 靖西县| 从化市| 盐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