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烘干機
白茶,保留著茶葉原初的生命形態和特有的營養成分,它不需要過多的加工,如殺青、揉捻、烘焙等工序來改變其本來的性狀;它一生下來就是茶,自始自終都是保持著它的天然模樣。
做白茶主要是靠太陽曬,七分曬三分焙,不炒不揉。借助陽光,風力來把控茶葉的走水,從而形成鮮美爽口,甘淋醇和的特有品質。
白茶的制作工藝,概括起來就是鮮葉采摘、萎凋、干燥,但看似簡單的幾個步驟實則對技術要求非常高。
一、白茶烘干工藝:
1、傳統的白茶干燥工藝,直接利用太陽光照射進行干燥。萎凋后的白茶芽葉,利用特定的陽光干燥一定的時間,使茶葉內多余的水分氣化。這種干燥方法掌握不好,會使白茶含水率太高,存儲時易產生霉味,需要在夏天天氣晴朗時把白茶放在太陽光下晾曬重新干燥。
2、另一種傳統的干燥工藝就是焙籠炭火烘焙,焙籠烘焙是先在火鍋里放置完全燃燒的木炭(木炭燃燒注意不能產生煙,影響白茶品質),木炭火上密蓋著草木灰,使火鍋上方的溫度控制在30~40℃,在焙蓋上薄攤白毫銀針0.5千克,烘焙3~5小時,烘焙過程要進行翻拌,烘焙講究低溫慢焙,費工費時。
3、現在白茶的批量生產更多的是采用白茶烘干除濕機進行干燥。下文主要介紹使用賽百諾白茶烘干除濕機制茶過程:
1.采摘
白茶根據氣溫采摘玉白色一芽一葉初展鮮葉,做到早采、嫩采、勤采、凈采。芽葉成朵,大小均勻,留柄要短,輕采輕放,竹簍盛裝、竹筐貯運。
2.萎凋
白茶采摘后就是萎凋,將采摘的鮮茶葉厚度均勻放于烘干托盤上,之后推進烘干房里進行萎凋,整個萎凋過程為30個小時左右,烘干房內溫度不得超過35℃。具體分為三個不同階段,個階段是前10小時溫度要求在20-25℃,第二階段是經過10小時的緩慢升溫將溫度升到27-28℃,然后再經過10小時的萎凋升溫過程將溫度升到35℃,特別注意的是整個工序過程要烘干房通風均勻。
3. 堆積
將萎凋后的白茶堆放在一起,上覆麻布,讓白茶微微發酵3-5天。
4.高溫烘干
當白茶堆積發酵完成后,進行高溫烘干,將白茶烘干除濕機的溫度設為80~100℃,不得超過100℃,烘干8個小時左右即可。經過此過程干燥的白茶含水率都控制在5%以下,且香氣清新,口感好!
二、白茶烘干除濕機優勢:
隨著白茶烘干除濕機的推廣和應用,其優勢也被逐漸認可,越來越多的白茶干燥選擇使用白茶烘干除濕機,究竟賽百諾白茶烘干除濕機有些優勢呢?
優勢一:制茶過程方便
一般白茶干燥中的萎凋為自然萎凋,即白茶采摘后攤放在空氣中,讓白茶自然消失一部分水分。白茶烘干除濕機的一個明顯區別于其他烘干機器的優勢在于茶葉采摘后的整個制茶工序包括萎凋都可以在烘干除濕機進行,非常的方便。
優勢二:工藝環保無污染
干燥是茶葉加工一個重要工藝過程,采用常規燒柴、燃煤和電加熱的烘干方式,需消耗大量能源,造成不同程度的環境污染。采用烘干除濕機對茶葉進行干燥,在茶葉的不同干燥階段,采用不同的干燥參數和干燥方式,實現對干燥過程的優化控制,提高了生產效率,節約能源,避免環境污染,改變落后的生產加工方式。
優勢三:品質、品相更佳
在制茶過程中,始終離不開熱的作用,特別是在干燥階段,不僅是除去水分,而且在蒸發水分的同時,發生著復雜的有水參與下的熱化學變化,進一步促進茶葉色香味的形成。
在干燥過程中若溫度過高會使葉子外層先干,形成“硬殼”后妨礙葉子內部水分繼續向外擴散蒸發。這種茶葉看起來雖然是烘干了,但在貯藏中,由于實際含水量較高,容易產生陳化積霉變。若溫度過低,不僅水分蒸發慢,嚴重的是產生影響品質的熱化學反應,茶葉香味低淡,不爽快。白茶烘干除濕機可以控制溫度、濕度、時間等干燥曲線,從而茶葉干燥后的品質及口感。而且白茶烘干除濕機烘干的白茶也更加耐泡,原因是在于傳統做茶的過程中,茶葉味道的有效成份隨時散發在空氣中,而茶葉的香味和營養成分不向外界散發,茶葉的各種有效成份流失少。
優勢四:人工成本和運行成本低
白茶干燥除了品質之外,用戶看重的另一個因素便是費用了。使用賽百諾白茶烘干除濕機只要將茶葉放進烘房,關上門開機,按照不同階段的溫濕度來調整參數即可,干燥過程不需翻動時間到了,開門出成品,節省了大量的人工成本。
在運行費用方面,白茶烘干除濕機也有著很大的優勢,白茶烘干除濕機只是電加熱干燥機的30%,燃油干燥機的40%,燃煤干燥機的60%,而且白茶烘干除濕機不需要消耗任何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