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閑農業園區的規劃建設用破與立的方式而非傳統的農業生產建設,以”城市——農田”作為一個城市整體的出發點,強調農村與城市生活的對話,形成“可覽、可游、可居”的環境景觀,構筑“城市--郊區--鄉間--田野”的空間休閑系統。休閑農業的規劃和開發必須基于地方特色,將地方資源的生活性、技術以及豐富性充分并深入地發揮,使其多樣化、精致化、獨特化。
休閑農業園區在具體的規劃設計中可堅持以下四個理念,即:開發與保護并舉的理念,大力推行社區經營的理念,因地制宜、體現特色的理念,堅持“農游”相結合的理念。
農業生產具有強烈的地域性和季節性,發展休閑觀光農業必須根據各地區的農業資源、農業生產條件和季節特點,充分考慮其區位條件和交通條件,因地、因時制宜, 突出區域特色。特色是休閑農業發展的生命之所在,越有特色其競爭力和發展潛力就會越強,因此園區建設要與實際相結合,明確資源優勢,保持其“人無我有,人有我新、我精、我特”的壟斷性地位,使園區建設更直接地為園區服務、為旅游服務。如門頭溝區的“妙峰櫻桃園”、平谷區的“桃花海觀賞采摘區”、順義區的“龍灣屯萬畝梨觀光采摘園”等無一不是以特色取勝的范例。
休閑農業的特點是將農業與旅游業相結合,休閑農業通過旅游業的開展而走向市場,建立自己的市場地位,提高自身的價值,獲得巨大經濟效益。同時,休閑農業為旅游業的發展開拓了新領域,豐富了旅游的內涵,促進了現代旅游業的發展。休閑農業園區充分利用原有的旅游景區和景點,擴大和增加休閑觀光農業項目,通過兩者之間的相互帶動,發展“農旅合一”的新型產業,從而在城郊營造優美宜人的綠色游憩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