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以來,中國的分享經濟進入快速成長階段,隨著技術和商業模式的不斷成熟、用戶的廣泛參與以及大量的資金進入,部分領域的代表性企業體量和影響力迅速擴大。作為互聯網時代全新的經濟形態,與傳統經濟模式相比,分享經濟具有以下六個基本特征:
1、技術特征:基于互聯網平臺。正是因為有了互聯網尤其是智能終端的迅速普及,使得海量的供給方與需求方得以迅速建立聯系。互聯網平臺并不直接提供產品或服務,而是將參與者連接起來,提供即時、便捷、的技術支持、信息服務和信用保障。離開互聯網,現代意義上的分享經濟將不復存在。
2、主體特征:大眾參與。足夠多的供方和足夠多的需方共同參與是分享經濟得以發展的前提條件。互聯網平臺的開放性使得普通個體只要擁有一定的資源和一技之長,就可以很方便地參與到分享經濟中來。同時,分享經濟屬于典型的雙邊市場,即供需雙方通過平臺進行交易,一方參與者越多,另一方得到的收益越大,兩個群體相互吸引,相互促進,網絡效應得到進一步放大。在分享經濟中,參與者往往既是生產者又是消費者,個體潛能與價到發揮。
3、客體特征:資源要素的快速流動與配置。現實世界的資源是有限的,但閑置與浪費也普遍存在,如空閑的車座、房間、設備、時間等。分享經濟就是要將這些海量的、分散的各類資源通過網絡整合起來,讓其發揮效用,滿足日益增長的多樣化需求,實現“稀缺中的富足”。
4、行為特征:權屬關系的新變化。一般而言,分享經濟主要通過所有權與使用權的分離,采用以租代買、以租代售等方式讓渡產品或服務的部分使用權,實現資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從實踐發展看,分享經濟將滲透更多的領域,股權眾籌等業態的出現已經涉及到所有權的分享。
5、效果特征:用戶體驗。在信息技術的作用下,分享經濟極大地降低了交易成本,能夠以快速、便捷、低成本、多樣化的方式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用戶評價能夠得到及時、公開、透明的反饋,會對其他消費者的選擇產生直接影響,這將推動平臺與供給方努力改進服務,注重提升用戶體驗。
6、文化特征:“不求擁有,但求所用”。分享經濟較好地滿足了人性中固有的社會化交往、分享和自我實現的需求,也順應了當前人類環保意識的覺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