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廢水的水質特點是含有各類有機物質、糞便和砂土等污染物。此類廢水采用生化 物化處理相結合的方法能達到很好的處理效果。
養殖廢水由養豬場出來后流經格柵、微濾機,經格柵、微濾機除去大部分體積較大的雜物后,進入厭氧池。在厭氧池內,有機物在厭氧條件下進行水解,由生物難降解的高分子有機物轉變成生物易降解的小分子有機物,以便后續工藝處理。厭氧池產生一定量的沼氣,由沼氣收集設備回收利用(本方案未設計沼氣手機系統)。
養殖廢水由厭氧池出來后自流入調節池。調節池內設置嚗氣攪拌管網,定時對調節池進行嚗氣攪拌,以防止調節池內懸浮物沉淀下來及加強混合效果。
養殖廢水處理工藝流程框圖:
養殖廢水在調節池內進行水質水量均衡后,由提升泵送入酸化水解池,酸化水解池采用升流式厭氧污泥反應床形式,污水由下而上穿過池中由微生物所形成的污泥床,廢水中污染物(有機物)被污泥床所截留,經吸附、消化和分解,將高分子,復雜的有機物分解成低分子、簡單的有機物,如有機酸等到。同時,由接觸氧化池回流至此的混合液在此反硝化菌作用下進行反硝化,達到生物脫氮目的。
污水由酸化水解池出來后進入接觸氧化池。接觸氧化池內懸掛大量的組合填料,填料表面附著大量的好氧微生物,在有氧的條件下同化和分解水中的有機物(污染物),終生成CO2和H2O;同時,聚磷菌將污水中大量的磷攝入體內,同老化的生物膜隨水流入二沉池。接觸氧化處理系統分為二級,可以為不同的優勢菌種提供不同的生存條件,可以提高接觸氧化池的處理效率。
污水由接觸氧化池出來后進入二沉池,同時加入除磷劑,污水中磷酸鹽和含磷微生物絮凝沉淀在二沉池集泥斗中,然后由污泥泵送入水解酸化池。
廢水由二沉池出來后自流入消毒池,加入消毒劑漂水,殺死廢水中絕大部分細菌后由砂濾泵抽入砂濾塔和炭濾塔,反沖水進入調節池重新處理,炭濾塔出水可以達標排放或回用于豬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