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一、小型食用油精煉設備的詳細介紹:
小型食用油精煉設備是將毛油(花生油、菜籽油、茶籽油、大豆油、葵花籽油、胡麻油、核桃油、芝麻油等食用油)通過加熱攪拌進行水化脫膠、脫酸、脫色、脫臭的。
1、水化脫膠,水化脫膠是利用磷脂等膠溶性雜質的親水性,把一定數量的水或電解質稀溶液在攪拌下加入毛油中,使毛油中的膠溶性雜質吸水膨脹,凝聚并分離除去的一種脫膠方法。在水化脫膠過程中,能被凝聚沉淀的物質以磷脂為主,此外還有與磷脂結合在一起的蛋白質、黏液物和微量金屬離子等。
2、堿煉脫酸,未經精煉的各種毛油中,均含有一定數量的游離脂肪酸,脫除油脂中游離脂肪酸的過程稱為脫酸。脫酸的方法有堿煉、蒸餾、溶劑萃取及酯化等多種方法。在工業生產上應用廣泛的是堿煉法和水蒸汽蒸餾法(即物理精煉發)
3、油脂脫色,油脂的吸附脫色,就是利用某些對色素具有較強選擇性吸附作用的物質(如漂土、活性白土、活性炭等),在一定條件下吸附油脂中的色素及其他雜質,從而達到脫色的目的。經過吸附劑處理的油脂,不僅達到了改善油色、脫除膠質的目的,而且還能有效地脫除油脂中的一些微量金屬離子和一些能引起氫化催化劑中毒的物質,從而為油脂進一步精致(氫化、脫臭)提供良好的條件。
4、油脂脫臭,油脂脫臭是利用油脂中臭味物質與甘油三脂肪酸酯揮發的差異,在高溫和高真空條件下借助水蒸氣蒸餾脫臭味物質的工藝過程。水蒸氣蒸餾(又稱汽提)脫臭的原理,系水蒸氣通過含有臭味組分的油脂,汽-液表面相接觸,水蒸氣被揮發的臭味組分所飽和,并按其分壓的比率逸出,從而達到脫除臭味組分的目的。
二、小型食用油精煉設備工藝流程:
1、食用油精煉二級食用油工藝流程:毛油→過濾→水化脫磷→真空干燥→成品油。
2、食用油精煉二級食用油工藝流程:浸出菜油→水化(或堿煉)→脫溶→成品油。
3、食用油精煉一級食用油工藝流程:毛油過濾→堿煉→水洗→脫色→脫臭→成品油。
4、一般食用油精煉成精制色拉油工藝流程為:浸出毛油→水化→堿煉→水洗→脫色→脫臭→過濾→成品油。
三、小型食用油精煉設備各個步驟介紹:
1、過濾
毛油升溫至30~32℃,并以60 r/min的速度進行攪拌,以除去油中氣泡。加入油重0.1%~0.2%的磷酸(質量分數為0.5%的工業磷酸)再攪拌30 min左右。
2、加堿中和
以160波美度,質量為油質量1.5%的液體燒堿和油質量0.5%的液體泡花堿混合液進行堿煉。先快速(60 r/min)攪拌10~15 min,繼以慢速(27 r/min)攪拌40min。
3、靜置沉淀
中和慢攪40 min后升溫至50~52℃,繼續慢速攪拌約10 min,待油皂分離后即停止攪拌,并關閉間接蒸汽。靜置沉淀6 h左右,再將油皂分離。
4、水洗
將分離皂腳后的凈油在攪拌下升溫至85℃,然后加入油質量15%而溫度為90℃的鹽堿水(含0.4%燒堿和O.4%的工業用鹽)。加水完畢后即停止 攪拌,靜置30 min后可放出下層廢水。廢水放盡后仍控制油溫在35℃,再噴入15%的沸水(清水)。同樣加水完畢后即停止攪拌,靜置0.5 h后再放掉下層廢水。如此水洗2或3次。
5、預脫色
開動真空泵將堿煉后的凈油吸入預脫色鍋內,升溫至90℃。在99 kPa的真空度下干燥脫水30 min。然后吸人少量酸性白土,攪拌20 min。預脫色后,在真空下將油冷卻至70℃,再用齒輪泵送入壓濾機過濾。
6、脫色
將預脫色后的油吸人脫色鍋內,在99 kPa(740 mm Hg)以上的真空度下,將油升溫至90℃,并吸入酸性白土100 kg,活性白土60 kg(按6 t油計),繼續攪拌10 min。脫色后,在真空下將油冷卻至70℃,也以齒輪泵送入壓濾機過濾。
7、脫臭
開動真空泵將脫色油吸入脫臭鍋內。當間接蒸汽將油加熱至90~100℃時,開始噴直接蒸汽,而油溫升至185C時,開始以三級蒸汽噴射泵抽真空,維持殘壓在400~666 Pa,油溫仍為185℃,脫臭約5 h。脫臭后在真空下將油冷卻至30℃,過濾后即得色拉油。
【溫馨提示】網站中標識的價格僅做參考,根據原料價格浮動,具體價格以來電咨詢為準,歡迎新老客戶來公司考察面談。全體員工竭誠為您服務!
售后服務:
凡使用我公司產品,一律按“三包條例”實行三包。保修期一年內,我公司可派技術員到用戶處安裝調試,傳授技術,終身供配件,用戶滿意放心!
客戶購機前公司可派工程技術人員到用戶現場為用戶規劃場地、設計流程方案;購機后,將免費指派專門的售后服務人員,到達現場指導客戶安裝調試,協助客戶規劃和管理設備,直達用戶滿意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