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蠟石主要由酸性火山凝灰巖經熱液蝕變而成,在某些富鋁的變質巖中也有產出。
我國葉蠟石礦床按成因可分為熱液型和變質型兩大類。礦床主要形成于中世紀侏羅紀晚期——白堊紀早期,且主要集中在東南沿海一帶,多為中小型礦床。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已知葉蠟石礦床、礦點和礦化點約102處,其中礦床和礦點共76處。至1983年底全國累計探明儲量1609萬t,保有儲量1539萬t。儲量多的福建省為896萬t,占全國總儲量的61%,其中工業儲量482萬t;其次為浙江省,擁有儲量440萬t。葉蠟石成因類型及實例見表1:
葉蠟石礦床類型及實例
礦床 成因
類 型
特征實例
成礦母巖成礦構造 主要成礦作用礦石礦物組成
中心型火山構造酸性火山碎屑巖熱液噴氣蝕變型礦床富含火山物質的酸性火山碎屑巖,特別是在其上有沉積巖覆蓋的層位中心型火山構造,如火山洼地、火山穹窿,邊緣斷裂裂碎發育,主要在島弧帶內熱液噴氣交代蝕變 葉蠟石為主,次為高嶺石、地開石、石英、水鋁英石浙江青田北山—山口礦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