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木亦名“仙木”、“降龍木”“鬼怵木”。自古以來桃木誚“鎮宅辟邪、驅邪納福”之說更是“安康長壽的象征,是用途為廣泛的代邪制鬼材料。古人認為:”桃木,五木之精也,故壓服邪氣者也,桃木之精生在鬼門,制御百鬼”故今作桃木制品著居室內以壓邪,此仙木也。《辭源》古時選桃木刻桃木人,立于戶中以避邪。
【話說桃樹】
桃都山有大桃樹,盤屈千里,上有金雞報曉,下有二神執葦縈,以殺光不祥之鬼,漢代則削桃木人立于戶內外或刻桃印于門戶以避邪納福。過去桃木被人們賦予神秘的力量,成為人們祈求幸福平安的圖騰,因此也演義出許多美麗的故事,上天有蟠桃園,園中有仙桃三千年一開花,三千一結果,食一枚可增壽六百歲,從而桃木被喻為長壽的象征。
傳說,主宰人間壽命的南極仙翁掌上總是捧著一個碩大的仙桃,所以桃又有避邪去病、益壽延年之說。
桃木避邪的傳說
傳說東海有座度朔山,山上有七十二洞,洞洞出妖邪,妖魔鬼怪搞得百姓活無寧日,年無安年,此事被東海度朔山上的神土、馭風二神知道后,他們便用桃杖、桃枝打的妖邪死的死、傷的傷、逃的逃。二神為防止妖邪死灰復燃,便把桃木用神法制成桃木劍施于百姓,懸掛于門房,妖魔鬼怪見到嚇得魂飛魄散。從此,百姓得到了安寧,桃木避邪也在民間流傳了起來。
鑒定真正桃木工藝品,應掌握桃木工藝品共同特點:紅、灰色節疤多,皮裂,顏色為原色,木質紋理清晰且為不規則的大花紋。桃木是多年生植物,個矮,所以桃木制品節疤多,寬于10厘米以上的桃木制品多為拼接,寓意為節節高升。一件好的桃木工藝品,要歷經數月,幾十道工藝流程才能制作完成,“雕活”的好壞,才能決定桃木工藝品的真正價值,使人們能從桃木雕刻作品中體味到博大精深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記載桃木避邪之說歷史悠遠。漢時,刻桃印掛于戶懋,稱為桃印。《山海經》中有記載:“皇帝以是法而象之,因立桃板于門戶上,畫神荼、郁壘以御兇鬼,后人紛紛效尤”。后來,老百姓為壓邪驅鬼,于是用桃木制成桃木劍,懸掛門房,用以鎮邪制鬼。也有人用兩塊桃木板,上面刻上神荼,郁壘二像或者只寫二神大名,這種桃板被稱作“桃符”或叫“門神”。
桃木劍鎮宅、辟邪,辭源記載:古時刻桃木劍立于戶中以避邪。宋代記載:刻桃符于門中,以驅邪氣入室。明清兩朝,桃木劍驅病壓邪之說日盛。常雕成桃木劍,佩于身,仗劍執道行于江湖。桃木劍,懸掛朝閣,使狐媚不敢近前,姜子牙用桃木劍降妖興周,可謂家喻戶曉。三國時期的曹操,因凝心太重,落下頭疼病,久治不愈,后經軍師提議,在中原精選桃木,制成一把桃木劍,懸掛室內,頭痛之癥,不治全愈,后來南征北戰,建立了霸業。
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一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愿,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又在象征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美好心愿。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桃木避邪,民間傳說久矣,究竟源于何時,起于何載?桃木治鬼的傳說豐富多彩,《淮南子?詮言》說:“羿死于桃口”。東漢許慎注:“口,大杖,以桃木為之,以擊殺羿,由是以來鬼畏桃也”。羿以善射聞名,后來,做了統領萬鬼的官。古人關于桃木避邪的聯想,是與這一神話故事有關的。傳說,主宰人間壽算的南極仙翁,掌上總是捧著一個碩大的仙桃,所以桃又有避邪去病、益壽延年之說。而南極仙翁手中的這顆仙桃,據傳就是產于古肥子國的肥桃。關于桃木能避邪的傳說不一,但桃木畢竟是吉祥平安的象征,具有深厚的宗教意義和文化內涵,很我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