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腸、海腸子,屬于螠蟲動物門,它是一種長圓筒形的軟體動物,軟乎乎地蠕動,渾身無毛刺,淺黃色。海腸不光長得像海參,其營養價值比起海參也不遜色。和其他刺螠屬的生物一樣,是生活在海邊潮間帶泥性底質或珊瑚礁區中的管狀螠蟲動物,主要分布在黃海、渤海沿岸的蓬萊市、煙臺等地。單環刺螠的季節性很高,只有在春天風浪大時才能捕得。單環刺螠的洞穴為U字形,洞口呈煙囪狀。單環刺螠體型肥大,身體前端具一長吻用于覓食;具有彈性,可伸長至一米以上,利用其黏性黏著底部的小動物或有機顆粒,由于吻部在外覓食而容易被海鳥啄食,而再生性極強。棲息于泥灘的單環刺螠有很好的潛沙能力,身體能潛到40厘米以上。
在山東境內主要分布在:煙臺、青島等地沿海的泥灘或巖石縫中。山東膠東地區是我國單環刺螠的較大產地。也有報道稱在福建廈門海域也有單環刺螠的發現。
海腸
烹飪指導
海腸必須是活的,用剪刀將海腸兩頭帶刺的部分剪掉,把內臟和洗凈。炒時動作要快,以免變老。
在中國,海腸是魯菜中的重要原料,它的烹調方法也很多,用海腸子配以頭刀韭菜制作的“韭菜海腸”是膠東名菜,此外“干海腸”、“氽海腸湯”、“肉末海腸”等都是很有地方特色的菜肴。鮮海腸子還可調制水餃、包子餡等。
在韓國料理中,多以殺生的烹調方法加工海腸。用剪刀將海腸兩頭帶刺的部分剪掉,把內臟和洗凈,再配以新鮮的蔬菜,蘸著香油、食鹽等調料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