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智能化 - 發電企業數字化煤場系統
產品定位
數字化煤場管理系統以煤場信息實時掌握為目標,通過定位技術、無線射頻技術、數據疊加等技術從斗輪機、皮帶秤、原煤倉等設備直接或間接實時采集數據,以三維數字化煤場方式展示煤場進出煤狀態,同時嵌入實時煤場視頻監控畫面,煤場管理人員、輸煤運行人員、發電運行人員能夠及時掌握煤場的動態存貯情況,為配煤摻燒提供準確及時的現場燃煤信息,鍋爐燃燒人員能夠提前掌握目前鍋爐原煤倉中的煤量、煤質,以便于及時根據機組負荷以及鍋爐燃燒情況提前調整燃燒方式,從而達到安全、經濟地燃燒,降低發電煤耗。
系統一級模塊如下圖:
燃料首頁
將各級用戶關注的信息在一個界面中有針對性地集中展現,提供燃料業務辦理的入口,由六個部分組成:燃料概要信息、燃料分析圖、業務導航、關鍵指標、待辦事務、業務溝通。
入廠數據管理
實現對入廠燃料數據管理與維護,主要通過數據導入或接入方式實現,功能包括入廠煤導入、入廠煤堆放、入場煤質匹配。
煤場動態管理
通過三維圖形方式全面直觀的展示煤場數據,動態顯示各個煤場中燃煤信息,包括燃煤儲存指標,煤質構成,燃煤在煤場中的分布,煤場溫度等情況,用圖形直觀的表示出來。方便用戶隨時了解燃煤使用情況,為燃煤采購提供采購依據。
煤場分區管理
根據實際需要將電廠現有煤場劃分為若干區域,作為煤場管理其他環節對煤場具體部位定位的基礎,系統支持按煤質、按地域、按礦點等多種堆煤方式。
入場管理
提供入廠煤堆放建議,在煤堆圖形上預覽堆放后效果(煤堆處于閃爍狀態),用戶確認后系統生成堆放入庫指令,系統提供對多批來煤進行批量入庫操作。
入爐管理
根據輸入的調度指令,通過煤場堆場預覽調度指令執行后圖形效果,對應出庫堆煤處于閃爍狀態,當對應煤塊完成出庫操作后,堆場煤塊狀態處于固化狀態。操作執行時間可預設也可手動調整。
斗輪機調度管理
對每值斗輪機的調度記錄進行維護,對應時間段內應取煤地址記錄到系統中,通過曲線監視斗輪機運行情況(在斗輪機加裝定位裝置),對于未按調度記錄進行運作的時段系統用紅色軌跡標記工作區間并給出提示,對于執行偏差進行示警,及時處置并調整。
煤場盤點管理
將盤煤儀數據上傳到系統中,采用數字內插技術擬合煤堆表面形狀,求出整個煤場的存煤體積,計算燃煤噸數及盤盈、盤虧噸數,自動出具統計圖及報表。
煤場構成分析
根據盤點及進、耗、存、統計分析進行煤種、發站、供煤單位分析,煤場煤質統計。
實時煤倉信息
實時展示各原煤倉的存煤狀態,包括各原煤倉中每種上煤的剩余煤量(上煤量-耗用煤量),煤倉中的煤質和單價情況,以及預計上煤耗用時間。
煤場現場管理
現場采樣人員、煤場監卸人員攜手持扣矸驗收儀到現場進行采樣、監卸,進行現場采樣、打印、記錄及扣矸。
煤場預警
當煤場的存煤量低于正常發電庫存要求時、當煤場的溫度超過系統的設置值、當煤場的存煤時間超過系統的設置值、當斗輪機未按調度指令取煤時系統自動報警,并自動向對應人員發送預警短信。
輸煤計量管理
在皮帶機加裝及電子皮帶秤,實時取得皮帶輸煤信息,系統實時更新皮帶機輸煤上倉計量數據,提供輸煤計量記錄實時查詢。
進耗存查詢分析
查詢燃料進耗存信息,對電廠收到煤炭總量、影響耗煤因素、庫存煤量的合理性進行分析,出具進耗存分析報表以及分析圖。
基礎數據管理
實現對供應商及礦點數據的初始化任務,包括燃料供應商管理、礦點管理、發站管理、煤種管理、燃料數據維護、初始數據導入。
(1)以三維圖形全面直觀展示煤場狀態; (2)以入場模型提供較優的堆取煤方案;
(3)實現燃料儲存定值存放數字化管理; (4)卸煤、堆煤、取煤、上煤數據聯動;
(5)實時定位斗輪機遠程監控上煤執行; (6)電子皮帶秤實時計量皮帶輸煤動態;
(7)煤場現場異常狀況實時預警并通知; (8)精細化管理所有過程數據完整。
數字化煤場管理系統目前已在五大發電集團、地方發電集團所屬多家發電企業得到深入應用,有效降低了煤場儲損,提高了數據傳遞效率,應用效果具體體現在:
(1) 把握煤場實時動態;(2) 實現、及時的燃運調度;
(3) 全面監控煤場出入煤各動態;(4) 實時掌握煤場堆煤細節數據;
(5) 為配摻提供實時的數據支持。
為達到良好的應用效果,系統需要一定的硬件設備作支持,主要包括:
編碼器、無線網絡、條碼打印機、便攜式條碼打印機、有線(無線)條碼掃描儀、室外(室內)射頻讀寫器、IC/RFID卡、無線機站、數據采集卡、光端機、電子皮帶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