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件均由我們精挑細選,本款商品款式顏色多樣,尺寸、花色紋理具有細微區別,如需選購花紋顏色,請備注時注明,未特別指明均隨機配貨。
油紙沙灘傘手工制作
細長的傘骨,是用“孟宗竹”經浸水后削成,竹身硬而富有彈性。再經過鉆孔、穿線,一頂圓形的紙傘骨架就此成型。接著將做成扇形的綿紙(畫與著色...略),用棉籽油一片片粘在骨架上,曝曬之后,涂上防水桐油。總之,一把雨傘要經過80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油紙沙灘傘的起源
油紙傘的起源年代不詳。
瀘州的油紙傘制造業,是現行史料記載較早的,起源于明末清初,已有近400年歷史。瀘州江陽區分水紙傘廠是目前全國生產紙傘的企業。目前正在“申遺”階段。
油紙傘的起源
中國是世界上較早發明雨傘的,從發明之日到現在至少也有 3500 多年的歷史,當時被人們稱之為“簦”。到了后魏時期,傘被用于官儀,老百姓將其稱為“羅傘”。官階大小高低不同,羅傘的大小和顏色也有所不同。皇帝出行要用黃色羅傘,以表示“蔭庇百姓”,其實主要目的還是為了遮陽、擋風、避雨。
傘在中國誕生之后,隨著對外開放和交流的日益擴大,也就逐漸傳到了國外。日本在唐朝時先后向中國派出了 19 批“遣唐使”,多 500 余人,其中有醫師、畫師、音樂家及各方面的學者,他們到中國專門觀摩和學習中國文化,不僅把中國的歷法,天文、音樂、美術等文化帶到了日本,也包括制傘工藝在內的多種生產技術、制造工藝帶到了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