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
用于咯血,吐血,外傷出血,瘡瘍腫毒,皮膚皸裂。
相關配伍
1、小兒下痢赤白及水痢:云母粉半兩,煮白粥調食之。(《食醫心鏡》)
2、腸胃出血:白及、地榆等量,炒焦,研末。每服3g,溫開水送服,每日2~3次。(《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用法用量
煎服,6~15g;研末吞服3~6g。外用適量。
禁忌
不宜與川烏、制川烏、草烏、制草烏、附子同用。
主要成分:含白芨膠(為粘膠質)和揮發油。
功效與作用:1、止血,有良好的局部止血作用,據初步觀察,其原理為使血細胞凝集,形成人工血栓。白芨末的止血效果迅速確實,優于紫珠草、大小薊等。
2、抗菌,體外試驗對大型結核桿菌有抑制作用,也能抑制革蘭氏陽性菌。
3、抗真菌,水浸劑在試管內對奧杜盎氏小芽胞癬菌有抑制作用。
炮制:切片,生用。
性味:辛、苦、微寒。
歸經:入肺、胃、腎經。
功能:化瘀止血,補肺生肌。
主治:咳血、吐血、衄血,外敷癰腫,燙傷,皮膚燥裂。
臨床應用:1、治肺、胃出血,白芨較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