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空間殺菌操作規范
1目的 本規范為各生產廠正確、有效、安全地使用臭氧殺菌方法而制定。
2 范圍 本規范規定了采用臭氧生成機對生產車間空間殺菌的操作要求。
3技術要求
3.1臭氧知識
3.1.1臭氧的理化性質 臭氧又名三子氧,分子式為O3,分子量為48.00,為強氧化劑,可以氧化大多有機物、無機物可使銅片出現綠色銹斑,使橡膠老化等(所以進行殺菌時應注意對車間產品及設備的氧化腐蝕)。
3.1.2臭氧的殺菌原理臭氧的殺菌作用是生物氧化過程,臭氧的強氧化作用使微生物細胞中的多種成分產生氧化,從而產生不可逆的變化而死亡。殺滅細菌、霉菌類微生物是臭氧首先作用于細胞壁,使膜構成成分受損傷,導致新陳代謝障礙并抑制其生長,臭氧繼續滲透破壞膜內組織,直至殺死。濕度增加提高殺滅率,是由于高濕度下細胞膜膨脹變薄,其組織容易被臭氧破壞。
3.13臭氧的殺菌效果 臭氧是一種廣譜殺菌劑,可殺滅細菌繁殖體和芽孢、病毒、真菌等。 臭氧在空氣中對部分細菌、真菌等的殺菌效果見表1。菌 種 臭氧濃度(ppm)時 間(min)殺菌率(%)金黃色葡萄球菌0.3 0.5 100黑曲霉菌1.5 1.0 100酵母菌1.5 1.0 100大腸桿菌0.2 1 99.98 0.5 5 100
3.1.4臭氧的毒性臭氧濃度在0.02ppm時,嗅覺靈敏的人便可覺察,濃度在0.15ppm時為嗅覺臨界值,一般人都能嗅出,為衛生標準點。當濃度達到1-10ppm時,稱為刺激范圍,10ppm以上時為中毒限。臭氧工業協會制定衛生標準:0.15ppm,接觸8小時。 以上是人在臭氧化氣體環境下的安全衛生標準,其濃度與接觸時間的乘積可視為基準點。3.1.5影響臭氧空間殺菌的因素
3.1.5.1微生物種類。臭氧對各種微生物殺滅效果不同,實驗表明,臭氧對人和動物的致病菌和病毒,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乙肝病毒、沙門氏菌等具有很強的殺滅性,即使對化學消毒劑有著較強耐受力的霉菌也具有較強的殺滅性。
3.1.5.2溫度、濕度。通常,溫度低、濕度大殺菌效果好。相對濕度超過60%時,殺菌效果逐漸增強,在相對濕度為90%時,達到很好的滅菌效果。
3.1.5.3臭氧的濃度。臭氧濃度在0.2mg/m3(0.15ppm)以下,幾乎沒有殺滅作用。
3.2臭氧發生器使用要求3.2.1臭氧發生器的安裝要求a)臭氧發生器需要安裝于待滅菌、消毒的空間區域內,背面距離墻壁30-50厘米以上。b)避免設備出風口直對消毒的物品,以免引起待消毒、滅菌物體風干。c)設備出風口正前方無阻礙范圍為70厘米,不得擺放其他物品阻擋出風。d)根據待滅菌空間范圍及臭氧產量確定臭氧發生器型號。
3.2.2臭氧發生器運行環境要求a)設備運行場所應保持清潔、干燥和通風良好。b)環境溫度要求:4℃-35℃。c)環境濕度要求:50%-90%(無冷凝狀態)。
3.2.3臭氧發生器操作規程a)檢查空間環境符合
3.2.2要求。b)檢查設備電源線連接正常。c)開啟總電源開關。d)手動操作:將轉換開關設置在手動位置,按起動按鈕發生器開始工作,運行指標燈亮;按停止按鈕,工作停止,停止指標燈亮。設定運行時間。e)自動操作:設置自動操作工作時段,將轉換開關設置到自動位置,臭氧發生器即按所設定的時間工作—停止。f)運行過程中,遇到反常現象,應先停機,切斷電源,待查明原因后,方可再次啟動。g)定期對設備進行維護。機器的維護、保養必須在斷電情況下進行;定期檢查各電器部分受潮,絕緣良好(尤其是高壓部分,接地良好);定期檢查臭氧發生器安裝位置及設備整潔,出入風口通暢無阻;定期檢查發生器件表面被灰塵或異物覆蓋。h)嚴格按規定順序操作。3.2.4空間滅菌要求a)對于密閉空間,要求空氣中臭氧濃度達到5-10 mg/ m3(3.75-7.5ppm)后,保持30分鐘。b)密閉空間空氣臭氧濃度計算方法: 臭氧產量(m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