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夏石竹的栽培技術
常夏石竹:喜溫暖和充足的陽光,不耐寒。要求土壤深厚、肥沃,盆栽要求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生長季節經常施肥。病蟲害少,在中性、偏堿性土壤中均能生長良好。
種植條件
春播秋播皆可,具體時間視當地氣候而定,氣溫在二十度左右時為適宜。所謂播于露地,是指播種的地塊不加蓋其它設施如大棚、溫室等等,是直接撒于地表。苗床宜選地勢平坦、干燥之處,以沙質土或半沙質土為佳。畦面整平后,灌一遍透水,等水滲下后立即播種,播后蓋一層細土。
栽培技術
常夏石竹可采用播種、分株及扦插法繁殖。播種可于春天或秋天播于露地,寒冷地區可于春 秋播于冷床或溫床。發芽適溫為15—20℃,溫度過高則萌發受到抑制,幼苗通常經過二次移 植后定植移栽后噴施新高脂膜,提高成活率。分株繁殖多在4月進行,扦插法生根較好,可于春秋插于沙床中。
景觀用途: 叢植、花壇、地被
常夏石竹俗名地被石竹,石竹科,石竹屬,原產奧地利、西伯利亞,多年生草本,整體觀感如早熟禾類草坪,是布置花壇、花境及大面積鋪種的好材料。由于常夏石竹花期長,花色艷,三季開花,四季常青,加之耐旱,耐寒,近幾年被廣泛引種。夏季由于溫度高,雨水偏多,石竹根部極易腐爛。
1、澆水 由于常夏石竹耐干旱、瘠薄,因此澆水時間,次數應根據天氣干旱情況及土壤墑情、靈活用水,在水分管理上,掌握寧干勿濕的原則,如久旱無雨,天氣干旱,可適當增加澆水次數。梅雨季節或大雨過后,應注意排水,以防草坪積水,苗木被淹死,噴施新高脂膜,能調節水的吸收量。根據草坪管理的經驗,常夏石竹每次開花修剪后要及時澆水,并每畝追施10千克—15千克復合肥,以促進苗木生長和下次提前開花。對新栽植的常夏石竹,遍定根水必須澆透,以后隔2天—3天,根據情況再澆水。
2、修剪 修剪在常夏石竹管理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適當的修剪可使草坪生長健旺,根系發達,開花繁多。常夏石竹花期從晚春至秋季一直花開不斷,每次花敗后都要對花莖進行修剪。新栽植的苗木,為促進生長,減少養分消耗,一般不讓它開花。到6月下旬7上旬花敗后進行修剪。修剪高度以能破壞多數枝條的生長點為宜,以利多分蘗,成坪快,一般保留8厘米—9厘米左右,后一次修剪于8月下旬至9月上旬進行。這次修剪為石竹順利越冬,第二年健壯生長打下基礎。因此要適當重剪,以增加其冬季的抗寒性和觀賞效果,一般高度保留5厘米左右。
3、病蟲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