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蒸發器是通過加熱使溶液濃縮或從溶液中析出晶粒的設備。主要由加熱室和蒸發室兩部分組成。加熱室向液體提供蒸發所需要的熱量,促使液體沸騰汽化;蒸發室使氣液兩相完全分離。加熱室中產生的蒸氣帶有大量液沫,到了較大空間的蒸發室后,這些液體借自身凝聚或除沫器等的作用得以與蒸氣分離。通常除沫器設在蒸發室的頂部。
本工藝由以下五部分組成及流程概述:
原液系統
工廠產生的鹽溶液流入原液池,原液池起到儲存、調節原液的作用,滿足溶液蒸發處理設備的連續穩定運行。原液池配備有原液提升泵,原液提升泵將含鹽溶液均勻輸送至蒸發處理系統,調節原液泵后的控制閥門保持原液提升量與蒸發量的平衡。
蒸汽系統及二次蒸汽系統
來自鍋爐房的蒸汽通過分汽缸后用閥門調節進入Ⅰ效加熱室,控制表壓為3.0Kgf/cm2。I效蒸發室蒸發后的二次蒸汽經蒸汽管路進入Ⅱ效加熱室。Ⅰ效加熱室的冷凝水進入Ⅱ效加熱閃蒸。Ⅱ效加熱室的冷凝水進入Ⅱ效閃蒸罐。Ⅱ效蒸發室排出的二次蒸汽進入冷凝器,冷凝器冷凝產生的冷凝水與Ⅱ效加熱室冷凝水匯集至冷凝水罐,由冷凝水泵送至回用水點。
鹽漿系統
本工藝采用轉效排鹽,集中排母液的方式進行生產。Ⅰ效蒸發后的濃縮液排到Ⅱ效下循環管中,Ⅱ效集鹽角的鹽漿由鹽漿泵抽入鹽分離器進行濃縮分離,晶體鹽進入沉鹽器收集。沉鹽器收集滿后將鹽排入離心機(甲供)離心分離,離心母液回二效蒸發室再次蒸發結晶,離心機離心分離出來的鹽分可以直接出售,如果要求更低的含水率,也可以再進入干燥系統進一步脫離水處理。離心機濾出液及沉鹽器上清液流回至原液池。
二次蒸汽循環冷凝系統
Ⅱ效蒸發室產生的二次蒸汽進入冷凝器,冷凝器采用循環冷卻水進行換熱降溫。根據該蒸發設備的處理量,該循環水的循環量一般應控制在30m3/h。
事故及洗罐
系統工作出現事故及運轉過程中洗罐時,首先停止進料,將蒸發設備中的母液排凈。洗罐水用冷凝水儲池的水,洗罐完畢后,將洗罐水排掉,初次洗罐水排入原液池,排空蒸發罐后,首先將部分母液通過原液泵進入蒸發罐,然后通過原液泵補充加入原液,使蒸發罐中的液位滿足工藝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