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溫室大棚用干雞糞土壤改良的具體措施
種植蔬菜受到天氣的影響比較嚴重,一年中只依靠氣候溫暖的季節生產的蔬菜根本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而且冬天的時間也不斷,也能生產一批蔬菜保證春節的使用,也能增加一些收入,所以溫室大棚的作用得到體現,但是溫室大棚的土壤需要改良,畢竟大棚里面的氣候、溫度和外面的天氣有所差別。
我們知道,同一塊土壤長期種植,土壤的肥沃程度不同,最后產量也會有所下降,所以要定期翻新
土壤,那么,溫室大棚的土壤要如何改良呢? 溫室大棚在建設過程中大量取土筑墻,表層土大多被
取走,加之新建時采用機械作業,致使土壤表層0-50厘米土層被破壞,土壤物理性狀發生了變化,
養分含量大量流失,土壤貧瘠、質地不良,將影響正常生產。因此應對溫室大棚內的土壤進行改
良培肥,為作物生長創造良好的基礎條件.對于溫室大棚的土壤改良,我們總結了以下五點措施:
1.種植綠肥
在溫棚作物種植前,種植豆類等綠肥作物,生長到具有一定產量時翻入土壤,可增加土壤碳素與速
效性氮、磷、鉀礦質等營養,改善土壤物理性狀,增強土壤生物活性。
2.使用風化煤
風化煤俗稱“露頭煤”,是煤層的露頭部分長期氧化、風化、水解形成的一種低級別煤,風化煤
具有改善土壤團粒結構、改良土壤理化性狀、提高化肥利用率、增加土壤有機質、促進土壤微
生物群落的形成,有利于提高溫室大棚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且價格低廉,長期施用可使土壤肥沃。
雞糞生物肥等都可以作為改良土壤的有機肥,施肥下地后可以松土喧地,增加土壤的透氣性,
利于農作物扎根返苗。
3.土壤耕作
通過深挖曬垡,對土壤耕層和地面進行翻、松、碎、平作業,以加深耕層,改善土壤結構,調節土
壤中水、肥、氣、熱等因素存在狀況,使土壤耕層疏松,增加土壤總孔隙和非毛細管孔隙,從而增
加土壤的通氣性和容水量.通過耕作,把因機械壓力遭到破壞逐漸變為堅實的無結構狀態的土層
翻下去,把下層具有較好結構性的土壤翻上來,恢復溫室大棚的土壤耕層和團粒結構。
4.種養結合
在主要作物生長期內,合理間作豆類和葉菜,做到當年投產,當年見效,降低生產成本,還能夠改良
土壤,培肥地力,達到間作養地,種養結合的目的.
5.增施有機肥
土壤有機質具有提供作物所需要的養分和提高養分的有效性,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狀,增強土壤的
保肥性能和緩沖性能.溫室大棚以含木質素、纖維素多的有機肥,因此類肥料含木質素、纖維素
較少,對土壤腐殖質形成作用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