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病41、感冒2、咳嗽3、哮喘4、中風5、胃痛6、腹痛7、腰痛8、痛經9、泄瀉10、陽,痿11、頸椎12、坐骨神經痛13、痔瘡14、瘰疬15、濕疹16、牙痛等,具體的對應穴位進行的治療,請參考說明書的對應說明。1激烈運動后禁灸;脈搏每分鐘超過90次以上禁灸;2、注意暈灸,暈灸雖不多見,但是一旦暈灸則出現頭暈、眼花、惡心、面色蒼白,心慌,汗出,甚至暈倒。出現暈灸后,要立即停灸,并令躺下靜臥,再加灸足三里,應保持空氣流通、并安靜身心,使氣在全身均勻流通以達四肢末梢。艾灸儀使用灸絨、灸油或其它藥物放置體表的腧穴或疼痛燒約、溫熨。借溫炙的溫和熱力及藥物作用,通過經絡的傳導,以養生美容、溫通經脈、調和氣血、協調陰陽、扶正祛邪,達到治療疾病、防病保健之功效,《黃帝內經》說“針所不及,炙之所宜”,《醫學入門》說“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炙之”??梢娭朔ê茉缇捅蝗藗兯匾?,由于其安全性能高、養生保健,因此在中國炙療史,上出現“言炙必艾”的現象,艾炙被歷代醫稱為百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