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熱泵是一種利用土壤所儲藏的太陽能資源作為冷熱源,進行能量轉換的供暖制冷空調系統,地源熱泵利用的是清潔的可再生能源的一種技術。地表土壤和水體是一個巨大的太陽能集熱器,收集了47%的太陽輻射能量,比人類每年利用的500倍還多(地下的水體是通過土壤間接的接受太陽輻射能量);它又是一個巨大的動態能量平衡系統,地表的土壤和水體自然地保持能量接受和發散相對的平衡,地源熱泵技術的成功使得利用儲存于其中的近乎無限的太陽能或地能成為現實。地源空調系統的社會效益在我國的一些發達城市,夏季制冷、冬季采暖與供熱所消耗的能量已占建筑物總能耗的40-50%。特別是冬季采暖用的燃煤鍋爐、燃油鍋爐的大量使用,給大氣環境造成了極大的污染,對人們的健康形成了威脅。因此,建筑物污染控制和節能已是國民經濟發展的一個重大問題。傳統的采暖空調模式因其產生的環境污染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對于夏季制冷的建筑來說,隨著空氣熱泵空調的普及,空調的實際使用效果正在逐年下降,這是因為空調裝機容量的增加,空調局部熱島效應交叉干擾的結果。天氣越炎熱,室外的溫度越高,空調負荷也越大,而此時空調機向室外散熱時,傳熱溫差越小,空調機的運轉效率就越低,設備也越費電。也就是說,除了燃煤供暖給環境造成污染之外,空調機同樣會造成大氣污染。地源熱泵系統按其循環形式可分為:閉式循環系統、開式循環系統和混合循環系統。對于閉式循環系統,大部分地下換熱器是封閉循環,所用管道為高密度聚乙烯管。管道可以通過垂直井埋入地下150-200英尺深,或水平埋入地下4-6英尺處,也可以置池塘的底部。在冬天,管中的流體從地下抽取熱量,帶入建筑物中,而在夏天則是將建筑物內的熱能通過管道送入地下儲存;¨對于開式循環系統,其管道中的水來自湖泊、河流或者豎井之中的水源,在以與閉式循環相同的方式與建筑物交換熱量之后,水流回到原來的地方或者排放到其它的合適地點;對于混合循環系統,地下換熱器一般按熱負荷來計算,夏天所需的額外的冷負荷由常規的冷卻塔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