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歷和掛歷的收費標準應該是?這個問題有點意思,總體思路是根據成本 利潤 市場情況來調整。我們可以參考用照片做臺歷和掛歷的成本價格,比如:做一個紙架臺歷,13張6寸照片大小的圖片,市場價格的訂價計算如下13張6寸照片的市場價 圖片設計費 材料費(臺歷架/裝訂鐵圈) 制作裝訂成臺歷成品的手工費 預期的利潤,還要參考當地消費能力。如果把以上各種因素考慮進去,就可以得到一個基本的參考價格。在實際應用中,可以圍繞這個基礎價格根據情況隨時調整:比如可以搞讓利促銷。尤其是對同一內容制作多個臺歷的應該讓利。應該注意把握讓利的分寸,根據了解的各地價格情況,我感覺價格不應該過低,過低的價格使得企業沒有合理的收入,無法對客戶提供應有的服務,還容易引發價格混戰,個性產品應該是精工細作的產品,粗制濫造會把事業斷送。掛歷的雛形是一種“討.債本”,隨著歲月的流逝,“討.債本”逐漸演變成為當今的掛歷。掛歷由皇歷、日歷、年畫逐步演變而來,是歷書與年畫相結合的藝術品。個性掛歷的出現掛歷的出版發行改變了中國傳統的“歷書”和“年歷”記時法,過去年末歲尾,家家戶戶買幾張年歷畫貼在堂屋內,一貼一年,天天都是老模樣,而掛歷12個月具有12張不同的畫面,而且畫面美觀大方,月月給人一種新鮮感,客人來了往往翻一翻,欣賞一番,贊美一番,不僅使客人享受了“美”,而且也使主人心里美滋滋的,因此,掛歷一上市就受到人們的喜愛。個性化的掛歷正逐漸取代傳統的掛歷成人們的新寵,“么把自己的寫真集做到年歷上?”在網絡論壇上,有不少這樣的帖子。年輕人購買日歷往往注重新潮,偶像、奧運吉祥物,甚至自己的寫真集,都成為了他們希望出現在新年掛歷、臺歷上的東西刷。還有許多人將家人的照片制成掛歷,這既是有意義的紀念品,也是一份時尚的禮品。掛歷不僅是一種日期提示和查詢工具,它也演變成一種家里裝飾角色。掛歷的收藏價值:升值潛力掛歷是上世紀后20年風靡國內的實用品之一,也是新年送禮的禮品。雖然掛歷的消費市場不斷萎縮,隨著時代的發展退出實用領域的時間也不會太長。但是,掛歷絕不會成為垃圾被拋棄。近幾年掛歷已成為收藏界的新門類,收藏群體也正在發展,一些過去被人丟棄的舊掛歷,現在則成為市場熱捧的“香餑餑”,在藏市中身價倍增。掛歷由皇歷、日歷、年畫逐步演變而來,是歷書與年畫相結合的藝術品。僅從這一點看,掛歷本身包含著年畫的身影,其收藏前景比肩年畫,且這一特性也鑄就了掛歷成為收藏品的特征,其文化藝術內涵與民族性的特色,使其成為藏品市場的新寵。